--鼓励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贵阳、遵义、安顺依托现有军工企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主动参与和进入国内同行业结构调整及市场体系;鼓励六盘水、毕节、黔东南、黔南、铜仁等地区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转移;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互动发展,积极开发特色装备和产品,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
(二)重点培育三个支柱产业。
1.汽车及零部件
以“联合重组、配套协作、壮大规模、振兴整车”为指导,吸引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与省内汽车企业开展多形式合作,建立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生产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水准的汽车生产基地,实现多品种、多配套、系列化发展。
--汽车整车。加快建设毕节载货汽车、遵义微型客车、贵阳客车及专用车三个汽车生产基地,通过实施重大技改扩能项目,加快提升整车产能。重点开发适宜山区公路运输的重卡、微型客车、轿车,加速推出客车及专用车的换代产品,加快发展大马力、大吨位载货汽车及中高档长头物流车,加大低速货车和轻卡产品调整升级力度,专用车实现改型升级,新一代重卡制造形成规模,新增混合动力及新能源汽车产品。按照市场化方式推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引入省外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支持以贵阳、遵义为主,黔东南、黔南创造条件发展专用车生产基地,调整升级现有邮政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车、医疗救护车等专用车,加快开发高速公路养护车、应急通讯车、汽车起重机、随车吊、环卫与物流车、各类园区(风景区、开发区、高校和工业园区)用车、新能源专用车、观光车、电动微型车等。
--汽车零部件。围绕贵阳、毕节、遵义三个整车生产基地的需求,加快推进以汽车零部件产品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建设,以产业链为纽带集聚,形成区域规模效应。重点支持贵航汽零股份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现有的电机、车桥、密封件、齿轮、散热器、电器开关、继电器等优势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发动机、传动、制动、转向、行走、点火、燃油、冷却、电器仪表等配件系列产品,积极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引导零部件关联的中小企业加强联合协作,组建模块化供货的企业集团,形成我省零部件供应的模块化、分层次体系结构。积极进入国内整车制造商和跨国汽车公司的采购供货体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支持锂电池正极材料、动力电池、锂电池驱动系统等特色优势品牌做强做大,加快开发生产汽车钢板、铝轮毂及铝合金铸件、前后桥铸件、轮胎、内饰配件等汽车配套产品。
--汽车服务业。促进汽车制造向研发和服务业两端延伸,实现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积极拓展汽车检测监理、维修保养、4S服务、驾驶培训等车辆生产应用过程的服务范围,提升汽车维修、装潢、改装等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形成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整车生产-汽车维修-汽车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到2015年,全省整车产能达45万辆,其中:各类载货汽车15万辆,微型车20万辆,客车及各种专用车、改装车7万辆,乘用车(轿车)3万辆;汽车零部件生产9大类100种以上。汽车整车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7%提升到60%以上。
2.能矿装备和工程机械
以主机生产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及配套企业发展,主要在贵阳、六盘水形成产业集聚,整合企业技术和生产能力资源,集中力量扩产达产。
--能矿装备主机。依托省内丰富的煤、磷、铝等矿产资源,针对省内多山、矿种多样的矿产资源开采实际情况和特点,以盘江六盘水装备制造公司、水矿机械分公司、宏狮煤机、西南工具集团、高原矿山机械等企业为重点,积极与央企及省内大型煤矿、磷矿企业合作,开发生产适应我省地质条件的新型矿用设备,就近为能矿开采及煤化工、磷化工等产业提供机械装备。着力发展矿山机械及煤机制造为主的涵盖冶金、电力、建材、交通、农业等上下游产业的能矿装备产业。坚持开发与淘汰并重,强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中小型采煤机、提升机、长寿命液压支柱、输送系统、特种防爆矿车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高端中小型特种矿山机械,建立南方地区主要的能矿装备生产研发基地。
--工程机械主机。继续巩固和提高挖掘机、工程车、破碎机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大“引进来”的力度,以詹阳重工、成智重工、贵航重工等企业为主,实施一批重大技改扩能项目,重点发展市场急需的各种大中型抢险救援装备、环保节能型工程装备、大型架桥铺路装备、建筑垃圾回收破碎设备以及小型工程机械等,实现从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化、系列化产品结构转变,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