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的通知
(皖政办〔2011〕1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
附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
前言
建设示范区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是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平台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重大举措。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要求,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涵盖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期为2010-2015年,重大项目布局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建设基础
近年来,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
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建立。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为支撑的公路运输网。合宁、合巢芜、合安、合铜黄、南沿江等高速公路相继投入运营,宁宣杭高速宣城-宁国段、芜湖至雁翅、扬绩高速宁国-绩溪段等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实现了市市通高速公路。建成与长三角对接的高速公路出口6个,在建的3个;16条国省道干线公路与长三角连通,并基本达到同一标准。
铁路客货运网络加快形成。京沪等9条干线铁路和合宁等2条快速客运专线投入运营,区域间铁路客货运输交流能力大幅提高;京沪高速铁路,合蚌、合福客运专线、宁安城际铁路、阜六铁路、宁西铁路复线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即将开工,黄山-杭州、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宁芜铁路复线、池州-九江城际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序幕全面拉开。
水运条件明显改善。合裕航道部分航段完成疏浚改造,合肥港综合码头、巢湖港巢城港区一期工程竣工使用,合裕航道裕溪、巢湖复线船闸工程加快建设。由长江、合裕线、芜申运河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兆河-西河、青弋江等重要航道组成的“一干两支”内河航道骨架体系基本形成,以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合肥港主要港口和铜陵港、池州港、巢湖港、滁州港、六安港重要港口为依托,宣城港等一般港口为补充的港口体系逐步完善。
机场建设得到加强。合肥骆岗机场完成改扩建,服务条件明显好转。合肥新桥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正在加快建设,示范区和皖南旅游胜地空中交通将更加便捷。安庆机场安全保障设施得到改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过江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铜陵、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建成通车,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和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加快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皖江两岸跨江发展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日益加快。各地更加重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肥、芜湖、六安等市积极编制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铜陵市以铁路客运站场为主,有机引入长途客车、城市公交、出租车,建成立体、多层次的铜九铁路铜陵东客站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合肥铁路枢纽南客站正在建设,是集铁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节 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电源建设跨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先后建成华能巢湖、国电铜陵、华电芜湖、马鞍山新桥、国投宣城、合肥电厂扩建工程等一批骨干型火电厂,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竣工投产。到2009年底,示范区拥有统调电厂25座,总装机1240.5万千瓦,装机容量占全省的43.7%,其中火电装机1140.3万千瓦,水电装机100.1万千瓦。
电网建设长足进步。示范区电网是我省联系华东电网的桥头堡,已建成东、中、西500千伏皖电东送通道,皖江南北电网有序相连。到2009年底,示范区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0座,变电容量占全省的71%。适应电力负荷和电网发展需要,不断优化220千伏网架结构,逐步实现了分层分区供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积极调整配网结构布局,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大为增强。
新能源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安徽省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建成桐城凯迪、望江凯迪、安庆大唐生物质能发电和合肥龙泉山垃圾填埋气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申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屋顶计划”,一批光伏电站示范项目获批建设。滁州等地的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油气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自2002年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启动以来,示范区的天然气利用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目前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铜陵、巢湖等市已开通管道天然气。抓住“川气东送”工程途经示范区的有利时机,安庆、池州和宣城等市已开始供气。六安市正在推行使用压缩天然气。
第三节 水利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防洪除涝标准全面提高。长江干堤得到全面加固,1-2级堤防可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其他堤防可防御1998年型洪水,保护人口1100万人。结合大江大河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防洪标准明显提高。沿江排涝泵站工程加快建设,新增排涝装机11万千瓦,改善排涝面积近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