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


  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运作方式

  (十八)启动实施六大行动。实现工业跨越发展,关键在行动。省政府将尽快启动实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和加快工业企业合作发展等“六大行动计划”(详见附件1、2、3、4、5、6)。省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尽快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序有力推进。各市州政府要参照省上做法,抓紧制定本市州加快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各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要对接制定各自的实施办法,切实保证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十九)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按照“在建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思路,切实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和储备,加快上马更多更好的项目,对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支持我省发展文件中明确的重大项目,要逐项列出清单,主动搞好衔接落实;对列入省上规划中的项目和“六大行动计划”筛选确定的项目,省政府各牵头部门要实行严格责任制,确保按计划组织实施。对已建成项目,要加快投产进度,争取早日达产达标;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对拟上项目,要加快论证评审,争取尽快上报审批。

  (二十)发展壮大工业园区。各市州政府要根据工业跨越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产业特色,贯穿循环经济理念,抓紧完善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园区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强化服务功能。要认真借鉴先进地区管理经验,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把园区建成管理科学、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的工业聚集区,切实推进工业集群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激励约束政策,着力支持兰州、金昌、天水、白银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率先发展,支持张掖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兰州新区建设工业集聚发展产业园区;对连续3年考核成绩位居首位的省级工业园区,优先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对发展速度较快的市州工业园区,授予“示范工业区”称号,并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对年度考核位居末位的,取消次年专项资金补助资格。通过5年努力,确保建成年产值过200亿元和100亿元的开发区各4个。

  (二十一)着力建设十大基地。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在我省集中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石油化工、新能源、煤炭生产、装备制造、现代高载能、商用核乏燃料后处理、中藏药及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等十大产业基地。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十大基地”所涉及市州要抓紧制定相应建设规划,有序有力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十二五”末形成较大规模。省直有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倾斜支持,并会同有关市州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更大支持。

  (二十二)强化企业合作发展。积极采取兼并重组、股权转让、债券融资、改制上市等方式,大规模、全方位开展省内企业之间、省内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合作,只要经营范围对号、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都要创造条件加强衔接、加快推进。突出推进合作重点,着力引进煤炭、精细化工、发电、冶金、有色、铁合金、多晶硅、装备制造等大企业和大项目。通过合作发展、新上项目和多方融资等途径,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全省培育年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企业集团3家,过500亿元企业集团5-7家,10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30家。

  (二十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省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都要勇挑重担,切实履行好跨越发展责任,确保完成各级政府确定的增长目标。中央在甘企业要积极争取总部支持,不断增加项目投资,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要强化技术和管理创新,深入挖掘潜力,切实加快发展。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挥机制灵活作用,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和服务企业跨越发展上,积极主动提供法律、政策和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坚决整治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为企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十四)用足用活支持政策。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已经出台的重大支持政策,进一步衔接细化有关部委制定的具体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国家支持政策效应。各级政府要根据工业跨越发展要求,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产业扶持、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土地供应、资源配置、环境评价、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营造最优政策环境。省直有关部门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跨越发展需要,认真梳理、分类汇总相关支持政策,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发布,努力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咨询服务。

  五、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十五)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根据全省工业跨越发展既定目标,分年度对市州和省属工业企业分别下达完成指标,并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省工信委负责对14个市州完成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省政府国资委负责对省属工业企业完成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省统计局负责每季度按增长幅度由高到低排列通报。同时,省政府将把分解下达的完成指标,纳入与各市州政府和有关部门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列为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按年度进行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并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十六)科学组织运行调度。切实改进和完善工业运行调度办法,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准确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统筹协调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优先保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需要。省工信委和省政府国资委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切实搞好月调度、季分析,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为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省政府每年7月和年底调度分析一次全省工业跨越发展情况,适时研究出台调控措施,确保工业正常健康运行。

  (二十七)健全完善奖惩机制。省政府将抓紧完善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考核奖励办法,切实加大对市州和企业的奖励力度,对完成工业跨越发展目标任务的一律进行奖励,成绩突出的实行重奖;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工作问责。省政府国资委要抓紧修改省属国有企业考核奖惩制度,出台新的领导班子薪酬管理办法。同时,抓紧建立民营企业和中央在甘企业激励机制,对为全省工业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既要实行物质奖励,也要提高政治待遇。

  (二十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工业强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推进工业跨越发展职能,认真抓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奖惩等工作;要全面分析面临形势,适时出台重大政策措施,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监督考核、统计报告、联系协调等制度,逐步实现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成立“六大行动计划”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分别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全面履行组织实施“六大行动计划”职责。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齐心协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各市州要把推进工业跨越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主要精力,科学进行谋划,周密组织实施。各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要认真制定实施跨越发展规划,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布置,其他领导要自觉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附件: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行动计划

  3.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化行动计划

  4.加快发展能源产业行动计划

  5.加快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行动计划

  6.加快工业企业合作发展行动计划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附件1: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
(省发展改革委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为推进我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制订如下行动计划: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和决定性因素。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发挥我省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造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目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转换的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配套体系不完善,全省工业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发展粗放的基本格局。当前,国内外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速推动发展。我省只有抢抓历史机遇,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潮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更好地参与未来国内外竞争。
  (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按照我省工业跨越发展的要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6%,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构建新支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大优势、做强特色、提升水平为目标,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机制,优化产业布局,突破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发展配套企业,着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五)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把市场需求作为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组织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市场、政府共同推进、统筹发展的整体合力。
  2.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实现产业化中的作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依托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形成有利于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相衔接、科研机构与企业发展相融合的创新机制,增强我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
  3.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集中力量、集中攻关、集中突破,优先发展我省掌握关键技术、具备资源、人才和产业基础的优势领域、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促进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和产业发展,以局部率先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跃升。
  4.坚持提升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重大前沿领域及早部署,加强统筹规划,积极培育先导产业。要立足当前,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加快形成支柱产业,最终实现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六)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力争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以上。
  重点领域。主攻100项关键技术,实施300个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新能源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