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空间特色构建
1、城市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
1)自然环境。严格保护山体、地形地貌的自然生态格局,并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生态连通。保护并梳理城市水系,充分发挥水体对于生态维护与景观塑造的作用;在符合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提升滨水空间的公共性与活力。充分保护并利用现有林地绿化空间,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2)历史遗存。保护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保护并延续历史的城市格局、空间肌理与空间尺度。保护历史城区与历史建筑的特色风貌,控制周边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和形式。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环境要素。
3)地域文化。传承城市社会风俗、节庆礼仪、传统手工业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设置博物馆、风情街、主题公园等方式予以展示和弘扬。提炼并体现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展示市树、市花、吉祥物等城市象征。
2、城市空间特色的发掘塑造
研究城市的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及形态特征,梳理、分析城市的历史文脉、人文特色和其他空间特色资源,发掘、提炼城市的空间景观要素和总体特色。将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凸显景观风貌特色与城市功能完善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制定城市空间特色延续和发展的目标。
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山、水、地形特征,挖掘、保护、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构建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空间景观格局,塑造当地风貌空间特色。
综合考虑城市人文、艺术、社会发展特点,充分发掘本土文化中的特色要素,结合完善城市功能,策划安排特征性人文或民俗活动场所,创建特色空间。应避免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杜绝脱离实际功能的形式主义。
综合考虑城市功能、交通与景观要求,精心规划设计,合理构建和优化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立足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各类活动场所和视觉景观进行整体策划;以人为本,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和审美需求,精心建设特色空间,塑造高品质建筑与景观环境。
3、突出城市特色塑造的重点
深入研究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重视塑造体现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天际线,重点关注标志性地段、特色风貌区、城市出入口地区、滨水空间、主要旅游路径周边的建筑、景观与环境,强化城市的可识别性。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建设具有归属感的特色公共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