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电网结构。健全500千伏骨干网架,提高220千伏电网支撑能力,完善110千伏网络,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不断完善厂网协调、各电压等级匹配、运行灵活的智能高效可靠电网。浙北电网形成以浙北特高压站和秦山、嘉兴电源群为支撑的双向供电环网结构。浙南电网以甬台温沿海大通道和西部纵向通道为支撑,形成梯形双环网结构。浙中电网形成以浙中特高压和宁波东部火电、核电和抽水蓄能群为支撑的双环网结构。浙西地区形成以浙西特高压和兰溪电厂为支撑的环网结构。
提高能源储运能力。加快建设舟山六横、嘉兴独山港区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开展国际煤炭进口配送中心建设前期研究。扩建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推进国家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项目。加快宁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推进新站建设前期工作。研究推进新疆煤制气及长输管线项目建设。加快甬台温、金丽温、杭金衢等省级输气干线建设,有序推进城市输配气管网扩建改造,建立省、市两级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体系,完善统一的“多气源一环网”天然气供气格局。积极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和分布式能源等。切实做好煤电油气资源平衡保障工作。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和产业化,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开发陆上风电,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积极扶持光伏发电,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加强水电站更新改造,新建景宁大均等水电站。推进海洋能研发示范项目建设。
(四)建设高速信息网。
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实施宽带接入网和互联网骨干网扩容工程,构筑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相互融合的骨干传输网。加快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建设和融合。加速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实现城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
加快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构建“数字浙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覆盖全省的现代化测绘基准服务体系、基础地理数据库体系、自然资源数据库体系和数据交换网络服务体系,建成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集成。支持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加快“数字城市”建设。
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开放、高效、便捷、安全的信息网络平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打造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联合征信平台和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物联网应用和“一卡通”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全面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深化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积极开展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全民节能,深入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建立严格的耗能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大力开展节能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家庭活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强化污染物减排。全面落实综合减排措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国家下达目标,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强化源头控制,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加大重点区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流域、平原河网、湖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重点流域和湖库蓝藻、海洋赤潮的预警应急机制,八大水系、主要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超过75%。继续强化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等各类水污染源治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超过90%。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有效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加强危险废弃物、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和处置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专栏9 “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
围绕生态经济、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环保能力、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八个方面目标,重点推进11项生态文明专项行动:
1.节能减排行动
2.循环经济行动
3.绿色城镇行动
4.美丽乡村行动
5.清洁水源行动
6.清洁空气行动
7.清洁土壤行动
8.蓝色屏障行动
9.森林浙江行动
10.防灾减灾行动
11.绿色创建行动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围绕大型石化及精细化工、食品精深加工、现代医药、新型特种造纸、金属深加工及制品等产业集群,构建工业循环型产业链。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发展循环型服务业。重点建成2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30个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带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完善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机制。贯彻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建立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等支持性政策,健全统计考核评价制度,为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完善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管理系统,支持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废旧家电等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推广绿色再制造,着力构建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特色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设区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
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示范工程,严格执行用水定额管理,抓好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推进重点灌区改造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加强城镇公共水厂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推广城市居住小区再生水利用和建筑中水处理回用技术。完善鼓励政策机制,加大雨水集蓄、海水利用、中水回用力度。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土地,加快存量建设用地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和保护。实施“六大节地工程”,力争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2010年提高20%。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加强废弃矿山环境修复。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联建共享,加强城镇园林绿化。着力推进钱塘江流域、太湖流域和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鼓励山区、海岛因地制宜推广分散型污染治理模式。生态文明试点和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50%以上县(市、区)达到省级生态县(市、区)标准。
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建设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钱塘江、瓯江、太湖等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加快建设“森林浙江”,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加强生态公益林和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以上。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滩涂湿地保护区建设。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垃圾填埋场环境修复,推进沿海滩涂、主要港湾和重点湖库的生态修复。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挂钩,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完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江河源头地区等的财政补助政策,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扶持力度,对重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县联合共建。
提高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探索环境保护执法创新,强化对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
(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评价、考核方式。强化气候变化监测及影响评估,构建全省统一的极端天气预防体系,提高应对灾害天气应急能力。加强植树造林、恢复湿地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每年达到5400万吨以上。加强对沿海海平面和地面沉降变化趋势的科学监测,合理利用海岸线,保护滨海湿地。
形成低碳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低碳工业,推广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环保产品,研究和开发低碳技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推动形成低碳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进企业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低碳化再造,探索发展碳交易市场。
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行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鼓励使用节能低碳型产品,限制过度包装,自觉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形成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支持产品供应、设计、咨询等服务组织以及行业协会、学会等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节能低碳指导、服务和产品。加快推进杭州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低碳社会建设。
八、建设创新型省份
以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为目标,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开展创新型企业、面向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和载体、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质科技资源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次创业、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化推广和企业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等“八个一批”试点,支持青山湖科技城等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快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主动设计和联合攻关,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专项和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发明专利授权量力争突破1000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建成50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500家以上省级创新型企业。建设国家信息、软件、生物、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推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容升级,建成300家产值10亿元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建成200家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优先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专栏10 重大科技专项及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重大科技专项
1新能源技术
2新材料技术
3生物技术
4新一代信息技术
5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6节能环保技术
7新能源汽车技术
8海洋开发技术
9设施农业与精深加工技术
10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科技
成果转化工程
1农业新品种示范
2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技术
3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