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家畜传染源控制难度还很大。由于洞庭湖区湖洲广阔,牧草丰富,近年来肉用牛羊等草食家畜发展迅速,全省现有敞放湖洲的家畜20多万头(只),是最大的传染源,控制难度大。
三是流动人员管理难度大。外来捕鱼人员多,同时还有大量苇工和其他外来人员,每年数量达10万人以上。这些人员流动性强,血防意识淡薄,既容易成为血吸虫病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
四是血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疫区沟渠硬化、涵闸改造、围栏封洲、户厕改造以及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等任务还很艰巨,很多需要建设的工程没有实施,部分已建成的工程不能及时维护,影响了防治效果。
五是基层血防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全省基层血防站、县级血防专业机构整体防治能力较低,与当前的防治工作不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侧重治本、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方针,遵循“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科学规划、依法防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实施以传染源控制和阻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血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三、防治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4年底,全省血吸虫病疫区以行政村为单位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市、区、场)力争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场)巩固成果,力争达到血吸虫病消灭标准。
(二)具体目标
1、降低人畜感染率,消灭感染性钉螺。到 2014年底,全省所有流行县以行政村为单位,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1%以下,连续2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
2、压缩流行区范围。到2014年,已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的岳阳县、汨罗市、岳阳楼区、南湖风景区、湘阴县、君山区(含建新农场)、屈原管理区、华容县、临湘市、云溪区、汉寿县、安乡县、澧县、鼎城区(含贺家山农场)、津市、临澧县、沅江市、南县、资阳区、大通湖区等20个县(市、区、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涔澹农场、西湖管理区、桃源县、赫山区、宁乡县、长沙县、望城县、开福区、岳麓区、天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云龙示范区等15个县 (市、区、场)力争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慈利县、武陵区、石门县、西洞庭管理区等4个县(市、区、场)巩固成果,力争达到血吸虫病消灭标准。
3、压缩钉螺面积。至2014年,全省力争消灭现有垸内及山丘地区钉螺面积。
4、加大家畜传染源管理力度。到2014年底,以行政村为单位,有螺地带禁牧覆盖率达到 100%,家畜圈养普及率力争达到100%。
5、全面普及农村安全饮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到2013年底,以行政村为单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农村户用沼气池和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5%,水上流动人员集散地和渡口码头的无害化公厕普及率达到100%。
6、提高重点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到2014年底,全省所有流行县(市、区、场)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水上流动人员血防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5%以上。
四、防治策略
(一)未达到传播控制的疫区县(市、区、场)要以传播控制为目标,强化有螺地带禁牧、以机代牛、改水改厕和人畜同步化疗等传染源控制措施,加强垸内及易感地带灭螺和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水利、农业、林业和国土资源等工程项目改变钉螺滋生环境。实行化疗、家畜圈养、健康教育、安全供水、易感地带灭螺等防治措施并举,综合治理,降低感染,减轻危害。
(二)已达到传播控制的疫区县(市、区、场)要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家畜传染源以及对钉螺分布及感染情况的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畜同步查治、改水改厕、健康教育和灭螺等措施,结合水利、农业、林业和国土资源整治等工程项目改变钉螺滋生环境,防止疫情反复,巩固防治成果。
(三)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疫区县(市、区、场)要加强监测,巩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