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加快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发展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为核心,以产业集聚为重点,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城际快速干道连接周边中小城市,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加快发展县城、中心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城镇支柱产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深化土地使用、户籍、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四、建立健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十二)加强规划引导
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创新规划理念和编制方法,科学谋划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强化衔接协调,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的要求,实现主要目标、战略重点、项目布局、政策手段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指导性,确保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全省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十三)加强产业政策指导
充分运用投资、财税、价格、信贷、土地、环保、就业等政策,引导各类生产要素投入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支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企业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标准,健全项目审核、环评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推行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
(十四)合理引导投资投向
坚持应急与谋远两手抓,更加注重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投入。认真组织实施全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路、铁路、通用航空、水利、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金融服务、市政公用、社会事业等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合理引导资金投向,优化投资区域布局。
(十五)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