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晋位:以国内先进开发区为标杆,努力在省内、国内开发区中争先晋位、争创一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综合排名晋升到前20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中晋升到前10强。12家省级开发区:海门经济开发区由全省省级开发区第8名晋升到前5名、海安经济开发区由15名晋升到前10名、通州经济开发区由20名晋升到前15名,如东、如皋、启东经济开发区进入前20名,其他开发区均应大幅度晋位并进入全省开发区中上行列。
二、强力打造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现代新型园区
(三)做强特色园区
做优做特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围绕我市六大产业振兴纲要,全力做优做特开发区优势产业,带动全市船舶、能源及装备、电子信息、石化、纺织、轻工等六大制造业产业链挺进高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引导开发区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做大做强11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力争到2015年每个开发区再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园,全市开发区新获批4个以上省级特色园,到2015年有1-2个特色产业园产出突破1000亿元,3-5个特色产业园产出突破300亿元。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积极跟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全力培育海洋工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七大新兴产业,迅速提升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坚持“引进重大项目、集聚配套企业、打造产业高地”的发展战略,广泛集聚外资、央企、民资资源,重点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型企业和大型央企、民企,主攻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龙头企业、“旗舰”项目,着眼于延伸主导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促进同类或关联企业集中,实现集群共生、联动发展,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带动大配套、形成大集聚。
(四)突破创新园区
加快创新载体和公共平台建设。大力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建设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海门复华科技园以及如皋科技城、海安软件园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重点建设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和科技加速器,不断增加各类孵化器总量,使之尽快成为全市吸聚创新要素的主阵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开发区创新型科技孵化器建筑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米,各开发区引进或合作建设研发机构5个以上并创建1个充满活力的“三创”型(创新、创意和创业)园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力建设“两化融合”的示范园区。坚持政产学研结合。走开放式国际化合作道路,充分利用我市与重点院所和高校的合作资源,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力、推动力的重点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并购参股科技研发机构。通过配套协作、合作开发、购买专利等方式,大力引进我市优势产业的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高新技术,力争在我市优先发展七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上占据制高点。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按照《南通市服务外包发展战略与产业规划》,加快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全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发展。力争到2015年服务外包营业额突破15亿元,服务外包企业数超过1000家,百人以上服务外包企业1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抢抓后危机时代国际高层次人才加快转移的机遇,各开发区加大人才投入,确保财政性人才发展资金不低于一般预算收入的3%;加快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吸引更多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向开发区集聚。力争到2015年,全市开发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00人以上,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比重20%(国家级30%)以上,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和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