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达到289.4万吨,连续8年丰产丰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共发放各类政策性补贴5.3亿元,市级财政“三农”支出20.4亿元,增长21%。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重点培育了43个都市农业园区和34个特色品牌基地,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58家,分别比上年增加50家和305家。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全面完成。自来水入村率超过95%,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20.9万人,建成各类沼气工程329处、户用沼气16万户,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实施了5座大中型水库和2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00公顷,发展节水灌溉8000公顷。
(三)投资和消费协调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1987.4亿元,增长20.1%。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20个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695亿元。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争取中央投资8.3亿元。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释放,完成1217.3亿元,增长30.6%,占全社会投资的61.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了港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招商活动,共引进市外资金925亿元,其中实际到账外资10.4亿美元。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5亿元,增长18.7%。住房、汽车等消费稳步扩大。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4.5亿元,增长45.7%;商品房销售面积531.5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332.6亿元,分别增长20.5%和54%;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实现汽车零售额187.8亿元,增长22.5%。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3万台(件),增长63.2%;改造建设标准化农家店792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营销网络实现销售额66亿元。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3%,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3.4%;居住类上涨2%;衣着类下降4.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
(四)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以城市综合体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和三大新区开发建设。老城区,重点抓好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简易楼群三大改造,恒隆广场、华强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万达广场投入使用,护城河全线通航,泉水保持常年喷涌,老城区功能形象进一步提升。省博物馆和档案馆新馆、黄金时代广场等重点项目竣工,奥体文博片区初具规模;西客站站房主体完工,大剧院、济西湿地公园一期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小清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扎实推进。京沪高铁济南段铺轨竣工,建邦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德大铁路济南段开工建设,石济客专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加快。完成黑虎泉西路、文化东路等市政道路建设维护,完成济西应急供水一期工程和28个供水低压片区管网升级改造,新建及改建热源厂9座、污水处理厂4座,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