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不均衡,基地规模较小。我市食用菌主要分布在遵化市、迁西、乐亭县等六个县(市),个别县(市)区几乎还是空白;规模化生产基地较少,现有基地大小不一,发展布局极不平衡。
2、生产结构不合理,适应市场能力差。我市食用菌生产总体上呈现木腐菌比例过大,但培养料匮乏;草腐菌比例过小,培养料充足但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和珍稀品种较少,食用菌生产存在比较明显的淡旺季问题。
3、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科技水平低。菇农生产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自觉性,产品质量控制不严,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高。新品种培育和引进开发力度小,高水平技术人员缺乏,市县乡三级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要求;没有规范的菌种生产和经销体系,大多菌种以农民自繁为主,菌种引发的生产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农村社会稳定和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形成隐患。
4、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目前我市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少、实力相对较弱,精深加工出口水平低,加工转化增值率低,中介组织和信息化销售网络不完备,经纪人数量较少,市场狭窄,制约着全市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优势
1、自然区位优势。我市年平均气温12.5℃,气候温和,此环境条件下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干物质含量高,菇形好、菇朵大,商品性好。我市毗邻京津,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区置优势明显,是京津和东北三省的主要“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为我市食用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国内市场基础;当前随着食用菌消费观念的变化,国际市场对食用菌需求增加很快,我市境内有良好的港口优势,食用菌外销国际市场便利。
2、生产资源优势。我市常年播种玉米、小麦、水稻、花生、谷类及棉花等农作物840万亩,可利用秸杆580多万吨;作为畜牧大市,有大量的畜禽粪便资源,这为唐山发展食用菌产业特别是草腐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栽培原料。全市有农业人口近48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可为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保障。
3、技术资源优势。我市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多年历史,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目前,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被确定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唐山综合试验站、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被市科技局确立为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发中心,各主产县(市)区均有民间食用菌研发组织,各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食用菌生产技术带头人,为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保障。
4、比较效益优势。我市发展食用菌具有显著的效益优势,经济效益方面,食用菌生产投入产出比在1︰2至1︰5之间,每亩食用菌平均效益近6万元,远高于蔬菜等经济作物;生态效益方面,食用菌生产以微生物分解转化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有机副产品或废弃物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菌类食品,变废为宝,废弃菌糠可制作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焚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