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淮府〔2011〕15号)


凤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完成“十二五”及今年目标任务,对推进淮南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表

“十二五”及2011年主要任务

牵头责任

单  位

责任单位

1.“十二五”,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127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翻番,达2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分别达3万元和1万元。节能减排完成控制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群众幸福感明显提高。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4%。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统计局

市财政局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环保局

市农委

市城乡建设委

各县区政府

2.“十二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力争6000亿元;储备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2万亿。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全年完成投资52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69个、续建339个。

市发展改革委

市项目谋划与推进

委员会成员单位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

成员单位

各县区政府

3.加强“两型城市”规划,出台总体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开展系统设计,制定目标体系。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建立健全六大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乡规划局

各有关部门

各县区政府

4.加大建设用地报批和调度力度,新增耕地1万亩。加快土地整体推进。

市国土资源局

各县区政府

5.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建立三级联动电子政务监察网络。

市政务中心

各相关部门

各县区政府

6.“十二五”,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飞地经济”,深化央企省企民企合作,建立友好城市,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2011年,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创新“一把手”、联络处、商会和节会等招商方式,精心组织工业、城建、服务业和农业等专题招商。全年引进内资增长30%以上,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办好合肥经济圈第二次会商会。引进一批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淮南。完善与央企合作机制,推动项目滚动发展。落实优化投资环境的实施意见,完善重大项目落地推进工作机制。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市商务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外办

各相关部门

各县区政府

7.“十二五”,完善外贸促进机制,深入实施“外贸孵化器”工程,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构建现代营销体系和商务体系。

2011年,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市商务局

各县区政府

8.“十二五”,规划建设山南金融集中区,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

2011年,开展以企业和行业、园区和县区、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基础的融资对接活动。引进市外金融机构1家,支持通商银行组建村镇银行。筹建小额贷款公司2家,开业2家。支持企业联保贷款。加强担保公司规范化建设,新组建5家。

市金融办

市城乡规划局

山南新区

市财政局

各县区政府

9.加快投融资公司改革和组建步伐,挂牌成立教育、农业投资公司。创新保险、担保、基金等融资方式,五大投资公司实现融资120亿元。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城投公司

市产投公司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南新区

市旅游局

市教育局

市农委

淮南农场

10.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各相关部门

各县区政府

11.“十二五”,工业增加值达750亿元。打造千亿级煤炭产业群、五百亿级电力产业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国内知名的煤机成套生产线,打造双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群。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建设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特种工程运输车辆制造基地、生物医药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双百亿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群、5个50亿级产业群。到2015年,形成销售收入超千亿企业1户、超百亿企业10户、超十亿企业30户、超亿元企业100户以上。

201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力争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建成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组件、顾桥矿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煤制烯烃及乙二醇、郑煤机舜立机械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平电三期、淮沪二期、淮浙二期、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线等项目。推动朱集东矿、朱集西矿、杨村矿核准开工。做好煤制气项目一期、洛电四期、2条1000千伏特高压、山南新区热电联产等项目开工准备。继续实施七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加快纺织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实施“223”工程。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煤化工产业园区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各县区政府

山南新区

市产投公司

市科技局

淮南矿业集团

中安公司

12.“十二五”,建设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吨粮市”和新一轮“菜篮子”两大工程,打造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园区、豆制品加工物流园区、农业投资公司三大平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0家,打造沿淮粮仓和省级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围绕农业产业化,统筹县区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企业向园区集中。围绕农村社区化,统筹推进新农村、新市镇、行蓄洪区和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围绕农民现代化,统筹整村、整乡和整区推进,加快土地向规模集中。

2011年,投入“三农”资金21亿元,增长15%。抓好100万亩优质小麦、100万亩优质水稻、50万亩特种蔬菜、20万亩绿色大豆等标准化基地建设。出台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0%,达到120亿元。建成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优质农产品基地检测点20个,认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加快“三个集中”,启动10个示范乡镇、50个示范村一体化建设。推进1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完成6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新增178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训新型农民1.5万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5万亩。新增退网还湖面积2.7万亩。

市农委

市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13.“十二五”,加快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

2011年,完成禹王泵站更新改造等6大工程,实施焦岗湖、港河、架河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力争董峰湖行洪区调整改造、西淝河治理工程、高塘湖排涝泵站等项目批复实施。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市水利局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区政府

14.“十二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0亿元。增强龙湖路商业中心、西部商业中心功能,规划建设山南新区商业中心,做大做强一批物流园区。

2011年,继续推动消费升级,提前实现“双百亿”商贸战略。建成龙湖路地下步行街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信谊国际购物广场等项目。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商贸流通一体化网络。完成78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市商务局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统计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乡规划局

市城乡建设委

各县区政府

15.“十二五”,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壮大金融、保险、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市文广新局

市旅游局

市房产局

市金融办

各相关部门

16.开工建设安徽沪华物流园、宝元物流园,建成安成鑫海物流园、医药物流园。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田家庵区政府

淮南矿业集团

大通区政府

谢家集区政府

各相关部门

17.“十二五”,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千亿文化旅游振兴工程,打造文化之都。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

2011年,开工建设大汉城、淮南子文化产业园、淮南大剧院、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项目。

市文广新局

市旅游局

山南新区

市城乡规划局

各县区政府

市城乡建设委

18.办好第十八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第三届中国?淮南国际少儿艺术节。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市节庆办

各相关部门

各县区政府

19.到2015年,城市建设投资超过2000亿元。城市化率达70%。

2011年,力争完成城市建设投资400亿元。

市大建办

市重点工程建设

指挥部成员单位

20.开工建设房屋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竣工棚户区122万平方米。开工16个老城区综合改造项目。整治城市旧小区30个。

市房产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国土资源局

市沉治办

市城乡建设委

各县区政府

21.“十二五”,打造滨河滨湖城市。实施跨河联动发展,推进淮河治理与主城区、北部新区一体化开发,加快滨河新城建设。推进高塘湖与东部新区、上窑古镇、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加快滨高塘湖新城建设。推进瓦埠湖与西部新城区、旅游服务区一体化开发,加快滨瓦埠湖新城建设。推进凤凰湖与采煤沉陷搬迁安置区一体化开发,加快滨凤凰湖新区建设。推进毛集景区、园区、城区互动发展,加快滨焦岗湖生态新区建设。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推进八公山与西部城区、舜耕山与山南新区、上窑山与东部新区一体化开发。

各县区政府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南新区

市城乡规划局

市城乡建设委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旅游局

市水利局

22.完成轨道交通、抗震防灾、上窑风景区、东部地区产城一体化等规划编制。完成主城区20平方公里、山南职教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村镇规划。建立以规划生成项目机制。

市城乡规划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地震局

市林业局

淮南农场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教育局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市城乡建设委

各县区政府

山南新区

23.推进山南新区起步区15平方公里开发,支持淮南矿业参与山南新区建设,启动13.6平方公里开发。建成淮南二中、农民安置新村等12个项目,推进山南城市综合体、正源大厦等37个项目,开工建设市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等52个项目。开工建设山南新区快速路网。

山南新区

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

成员单位

淮南矿业集团

24.启动滨河新城、滨高塘湖新区建设。开工建设谢三村街道改造。

田家庵区政府

大通区政府

谢家集区政府

市城乡建设委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南农场

市垦投公司

25.提升八公山、上窑、焦岗湖、茅仙洞风景区水平,规划建设山南旅游主题区、春申君及楚文化旅游区、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淮河民俗风情带。

市旅游局

各县区政府

市城乡建设委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农委

市旅游投资公司

山南新区

26.十二五,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5%以上、绿地率达3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

2011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建成龙湖公园二期,开工建设舜耕山风景区、淮河公园、淮西湖公园。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工程。

市城乡建设委

市城投公司

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领导小组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27.加快建设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等20个项目。

毛集实验区

市旅游局

市旅游投资公司

各相关单位

28.力争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开园。

市大建办

山南新区

29.开工建设淮河隧道。加快孔李淮河大桥建设。开工滨湖大道等7个新建工程、朝阳西路等12个改扩建工程、电厂路等3个下穿立交工程,推进卧龙山路等9个续建工程、国庆路等6条道路亮化工程,建成东西部第二通道等15条道路。

市城乡建设委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城投公司

山南新区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南农场

各县区政府

30.建成淮南东站暨站前广场。规划新桥机场淮南航站楼,开工建设淮南大道、九龙大道。启动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投资公司

市城乡规划局

山南新区

31.建成淮蚌高速公路,做好济祁、淮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进商杭高铁前期服务工作。制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意见。优化县区路网和公交线路。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交通运输局

市城乡规划局

各县区政府

各相关单位

32.开工建设淮南新港。

市海事局

各相关单位

33.启动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

市公安局

市发展改革委

各相关单位

34.“十二五”,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施“十大”林业工程,构建“六大”绿色体系。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22%以上。

  2011年,成片造林1.3万亩。

市林业局

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市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

35.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推进以公司化运作为核心的环卫市场化管理机制,建立以网格化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机制,实施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城市联动管理机制,落实以规划为重点的依法管理机制。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城管志愿者服务活动。强力拆除和制止违法违规违章建设,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市市容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公安局

各县区政府

36.“十二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11年,加大城市交通管理力度,集中整治乱停乱放、乱穿乱行、乱涂乱画等行为。

市文明办

市公安局

市文明创建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市市容局)

各相关单位

37.加强新型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

市民政局

各县区政府

各有关单位

38.加快建设东部城区特色工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产城一体化样板区。支持西部城区装备制造、现代商贸、旅游文化、现代农业发展,打造滨湖新城。支持凤台非煤产业、非公经济发展,积极争创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提升在中部百强县、安徽十强县中的地位,发挥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出台加快北部新区发展的意见,支持能源配套、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做大做强,建设新型煤电化主战场。发挥毛集政策优势、创新优势,加快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和新型工业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财政局

市商务局

市旅游局

市农委

市城乡建设委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市产投公司

市城投公司

各县区政府

39.完善园区“八通一平”,推进产城一体、功能集聚和扩容升级。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煤化工产业园区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各县区政府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产投公司

40.“十二五”,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实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战略,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20%以上。开工建设轻纺服装鞋帽城等17个项目,加快建设淮南月星环球商业中心等20个项目,确保北新建材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国土资源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城乡建设委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大通区政府

淮南农场

41.加快安徽(淮南)煤化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淮南集中区建设,分别完成投资20亿元、15亿元、5亿元,共引进资金20亿元以上。

煤化工产业园区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外商投资服务局

市产投公司

山南新区

市科技局

42.推进40户企业退城进园。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区政府

43.“十二五”,加强合淮体制机制、基础设施、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市场准入、政策体系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形成一体化的格局。

市发展改革委

各相关部门

44.认真落实非公经济发展新36条,继续实施民营经济发展“4511”腾飞计划。深入推进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民营企业实行动态支持。积极培育省级专业集群镇。全年新增民营企业10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3500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6%以上。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工商联

市实施民营经济发展“4511”腾飞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45.争取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县区政府

46.统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市编办

市人社局

市政府各部门

各县区政府

47.加快潘集户籍制度改革。

潘集区政府

市公安局

各相关单位

48.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出中心”企业资产管理。深化建安总公司等3户企业改革重组,再培育3户上市辅导企业。启动国有企业职工债权清偿等工作。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财政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城乡建设委

市产投公司

各县区政府

49.“十二五”,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银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四点一园”自主创新高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15%以上。

2011年,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快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争取潘集批准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启动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淮南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0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50%。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申请专利1500件以上。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探索在开发区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

市科技局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淮南矿业集团

安徽理工大学

市财政局

市产投公司

各县区政府

各开发园区

50.创建国家防爆电气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主导制定国家标准2项。新增省级名牌4个、商标16件,力争实现国家级名牌、商标零的突破。

市质监局

市工商局

各县区政府

各相关部门

51.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家以上。启动火电行业机组脱硝工作。开工建设潘集区、毛集实验区、上窑镇等污水处理厂,拓展西部和凤台县污水管网,建成山南污水处理厂。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3个。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环保局

市发展改革委

山南新区

市城乡建设委

各县区政府

52.“十二五”,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民生工程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

2011年,实施42项民生工程。开工5个村镇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启动农房改造和城市旧小区综合整治。

市财政局

各县区政府

各相关部门

53.“十二五”,推进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积极推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后湖模式”、“鑫森物流模式”,创新凤凰湖综合安置模式。加大采煤沉陷村庄征地拆迁安置力度,推进应急工程建设,新开工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点10个、竣工8个。完善地矿协调长效机制,设立综合治理发展专项资金。

市沉治办

各县区政府

市城乡规划局

市财政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农委

54.推进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完成廉租住房6万平方米,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4万平方米。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市重点工程建设局

市城乡建设委

市房产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沉治办

各县区政府

55.完成26个乡镇文化站、251个农家书屋建设。

市文广新局

各县区政府

56.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市场供应。

市物价局

市农委

市商务局

市粮食局

各县区政府

57.“十二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规范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加快“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建立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75%。

2011年,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65.8万平方米,重建校舍12.8万平方米,建成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支持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加快建设职教园区。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城乡规划局

市残联

市民委(市宗教事务局)

各县区政府

58.开工建设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淮南技师学院。

山南新区

市人社局

安徽理工大学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59.“十二五”,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整合医疗资源,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1年,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机制,全面推进“规范药房”建设。规划建设市立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等7所医疗机构,完成4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建成全市农村卫生室信息网,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一卡通”。新建1.6万座无害化厕所。

市卫生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各有关单位

各县区政府

60.“十二五”,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2011年,统筹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市体育局

市人口计生委

各县区政府

61.“十二五”,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继续实施“人才青苗工程”。新建1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市人社局

相关部门

62.巩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成果,实现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市人社局

各县区政府

市卫生局

63.“十二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完善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2011年,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平台,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加快创业园和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强化欠薪防范和处置,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市人社局

各县区政府

市城乡建设委

64.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平台。

市民政局

各县区政府

65.“十二五”,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全覆盖。

2011年,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强扩面提标,完成“五险合一”154.2万人。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建立非就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市人社局

市民政局

市卫生局

各县区政府

66.“十二五”,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成市社会福利保障区,筹建市防灾救灾指挥中心。

2011年,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市老年公寓建设,建成市光荣院。落实五保政策,集中供养率达45%。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市民政局

各县区政府

各相关部门

67.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市国动委

市人防办

市民政局

市双拥工委成员单位

68.“十二五”,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2011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打击犯罪新机制”建设。

市综治办

市公安局

市综治委成员单位

69.“十二五”,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稳定风险和信访评估制度。

2011年,持续开展大接访活动,努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市信访局

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

70.“十二五”,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

市司法局

市法制办

各县区政府

71.“十二五”,完善抗灾救灾、公共安全、社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预防预警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011年,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预案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市政府办公室

各县区政府

市民政局

市安监局

市公安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72.“十二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大煤矿瓦斯防治、火灾防治、水害治理力度。围绕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实施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打造现代化安全矿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11年,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依法治理超载超限。加强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质监等工作,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市安监局

(市煤炭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安委会成员单位

73.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

市广播电视台

市有线广播电视台

74.“十二五”,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积极发展物联网。

2011年,切实加强网络问政。

市政府信息办

各相关部门

75.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的突出问题。

市经信委

(市国资委)

市环保局

市人社局

市司法局

市信访局

市监察局

各县区政府

76.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舆论和社会监督,重视司法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市政府办公室

各县区政府

各相关单位

77.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严格行政问责。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认真贯彻《廉政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树立勤政、廉政、优政的良好形象。

市监察局

市审计局

市目标办

(市效能办)

各县区政府

市直各部门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