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墙材工业取得明显进步。
节能、节土、利废、环保的新型墙材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共建成具有较大规模、技术装备先进的新型墙材生产线近200条,产能达100亿块,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18条,产能360万立方米。全省墙材企业4000余户,其中年产能2000万块以上的企业约300户,1000万块至2000万块的企业600户左右,企业平均规模比2005年有了较大提高。墙材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以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以下称化学石膏)砌块(板、普通砖)、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墙材制品等为主的非烧结类产品比重逐年提高,占全部墙材制品的35%左右;全煤矸石、高掺量粉煤灰页岩烧结空心砌块(多孔砖)在烧结类产品中比重提高;复合自保温砌块等产品填补了我省空白。墙材工业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的企业装备了国内先进的主机设备,提升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形成了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亿块蒸压磷渣硅酸盐砖、贵州泰福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平方米纸面磷石膏板、六盘水市恒远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35万立方米复合自保温(EPS)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一批规模化利用废渣的新型墙材骨干企业。
(三)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
城市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基本覆盖了9个市(州、地)的中心城市,改变了2005年全省仅有贵阳、都匀有预拌混凝土的状况。到2010年底,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从2005的13家增加到50余家,共建成混凝土搅拌站130余个,搅拌运输车辆890辆以上,散装水泥使用量占全省50%左右。贵阳市已建成两条预拌砂浆生产线,将率先在全省城镇推广应用预拌砂浆。此外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和城镇通信、电力、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以混凝土水泥电杆、混凝土水泥管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的水泥制品也得到较快发展。
(四)化学建材取得较快发展。
城市商品房和城市地下通信、电力、燃气等管网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业推行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政策,使我省塑料管材、型材和塑料门窗为主的化学建材得到较快发展,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80户以上,形成了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贵州铭腾塑胶有限公司、贵州普定金铭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塑料管材、型材和塑料门窗生产的骨干企业。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PVC、PE、PPR给排水管、双壁波纹管、螺旋缠绕管、冷热水管等产品系列。形成了贵州水晶有机化工公司年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15 万吨、内外墙涂料1000吨生产线等建筑涂料骨干企业。
(五)其他建材产品渐次发展。
由于受资源、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我省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近年来中空隔热门窗玻璃、钢化玻璃、镀膜玻璃等玻璃深加工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年加工能力10万平方米以上、技术装备较先进的企业。贵阳新型保温材料厂综合利用铁合金渣年产岩棉1万吨、钢丝网架岩棉夹芯复合墙板100万平米生产线建成投产,贵阳金石石材产业园、龙里“珏石屋石材开采加工”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石材项目开始建设。
但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档次较低,落后产能比重大,特别是墙材生产、水泥制品和门窗加工等行业,作坊式企业多,工艺装备简陋,产品质量无保障,存在着安全隐患。二是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尽合理。三是行业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除水泥工业外,缺乏对墙材、化学建材等其他建材工业较完善的行业准入标准及市场监管等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利用废渣生产的建材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的地方标准。新建项目有关环节的管理不规范,存在着低水平的无序发展现象。建材工业只有水泥、墙材两个专业协会,缺乏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