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施龙头和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工程。针对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具、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行业,认定和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50家,骨干企业100家。重点实施龙头企业“一个自主品牌、一项核心技术、一个重大项目”工程,实施骨干企业“一个主导产品、一项关键技术、一个重点项目”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开展以转型升级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
4、设立和实施传统产业扶持专项计划。在省挖潜改造资金中设立传统产业扶持专项,面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50家龙头企业和100家骨干企业、省市共同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中的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标准在五金家电、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引导产业整体转型。
5、分类推广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和模式。在2010年总结典型示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行动计划,在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具、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行业推广产业转移、技术进步、清洁生产、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具有全省性示范作用的转型升级路径、模式和经验。
(三)突出发展工业设计。
1、全力打造粤港工业设计走廊。深化粤港合作,推动成立粤港工业设计合作工作小组。5月左右与香港设计中心等机构联合举办粤港工业设计合作研讨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加强合作,引进香港工业设计服务试点产业,鼓励香港设计师到珠三角地区合资或独资开办设计机构,支持广东设计企业联合香港同业建立合资、合营设计公司。做好规划、布局工作,借鉴广东工业设计城模式,重点推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重要站点的建设,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
2、深入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印发《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意见》,编制和实施《广东省工业设计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推动工业设计大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半年召开工业设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加快面向产业升级的工业设计平台建设,新增省工业设计示范基地4个以上、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10个;争取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园区1个、国家企业工业设计中心2个;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设计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深入开展工业设计走进产业基地、走进产业集群、走进重点企业活动,促进工业设计与产业、企业在广度和深度上更紧密合作。
3、打造工业设计核心区和优势区。开展省市共建工业设计基地,加快推进广东工业设计城国际设计中心、数字设计中心等重点项目和公共平台等软实力建设。按照粤港工业设计走廊的规划和布局,推动广州、深圳等核心区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工业设计高地。从3月份开始分类指导选择产业转型升级迫切、工业设计发展条件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开展工业设计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设计优势区。
4、夯实人才培育等基础工作。完善工业设计职称评定体系,推进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试点工作,组织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加快培养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组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重点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工业设计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工业设计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发展趋势,探索“广东特色”的工业设计之路。
5、积极筹备建立广东设计中心。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开展专题论证工作,借鉴国际先进模式,根据广东产业发展实际,推动建立广东设计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为完成以上工作任务,各地经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学习、加强沟通、加强服务、狠抓落实。一是要高度重视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各地经信部门加强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运行分析,密切关注本地区主导产业投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拿出对策;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项目落地服务,尤为重要的是要抓好本地区主导产业、新型工业、龙头项目的跟踪、联系、指导和服务。二是要创新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各地经信部门要在当面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加强投资政策、税收优惠、工业设计等理论学习,抓住本地区面临的关键问题的关键环节,创新性的提出各种工作抓手,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基地、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等,将技术改造投资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各级技术改造投资管理部门既要切实推进和规范我省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审查上报项目,切实负起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责;又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鼓励发展的企业和项目要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四是抓好项目绩效评价。各地要强化财政支持项目绩效评价意识,切实做好项目初审把关、下达设施、跟踪管理、项目验收等管理工作,力争使得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