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关于《加强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的议案》的决议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与实现文化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先行地区和城市相比,东莞的文化建设总体上仍落后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不相适应。

  当前,东莞正处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在“文化新城”十年建设的扎实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时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新目标,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之路,完全符合东莞实际,顺应了加快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指明了未来东莞软实力建设的方向。《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将目标具体化,提出用10年时间把东莞打造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和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并制订了相应的措施,予以落实。文化名城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市政府要按照规划纲要的精神,在具体实施中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扎实推进,全面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

  建设文化名城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文化是城市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央和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从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全局出发,首次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市政府顺势而为,提出建设文化名城,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我市建设文化名城,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也有较强的基础作支撑,要全面分析我市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条件,正视问题和不足,调动全市上下的热情,动员全民参与,切实增强建设文化名城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文化名城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既是加强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在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中,加强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培育扶持品牌骨干文化企业,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催生文化新兴产业等,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建设文化名城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提高文化惠民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我市文化名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中,要牢固树立“文化惠民程度越高,文化强市水平越高”的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夯实文化惠民的物质基础,提高文化惠民的服务能力,提供文化惠民的优质产品与便利服务,让我市城乡居民在更高标准上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