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中心”:以定位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为中心。
打好“二个基础”: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基础。
完善“三个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体系、健康促进体系。
实现“四个优化”: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教育品质、优化生态环境、打造优质生活圈。
推进“五个工程”:人口素质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休闲健身工程、健康交通工程、平安社区工程。
(一)打造健康环境。
1.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交通、产业、城市三大格局。推进实施“一条主轴、两大板块、三区一城、若干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增长。积极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减缓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2.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完善以能源、交通、市政、环保、信息、供水、供电、防灾减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要。
3.保护生态环境。巩固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抓好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实施生态建设“四个百分百”行动,保持城市风貌,增强城市魅力。
4.加强城市卫生保洁。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大力推进“全民清洁”行动,完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和长效保洁机制。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加强城市管理监督执法,增强市民清洁意识。
5.推行健康交通。改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和服务,实现公交工具健康知识传播百分百。积极倡导市民“公交出行”和文明驾车,大力打击交通违法、违章行为,降低交通肇事率。
(二)构建健康社会。
1.完善健康保障体系。按照“多层次、全覆盖、保基本”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加大财政对统筹城乡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体系的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
2.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降低失业率。优化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认真做好“零就业家庭”和“4050”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工作。把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
3.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巩固“教育强市”成果,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促进全民素质教育。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确保适龄儿童青少年百分百入学。
4.强化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实施食品质量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监管,实现食品加工规范有序,市场食品稳定可控,餐饮消费清洁安全。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现农产品品质的标准化、无公害化。
5.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政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完善住房建设规划,推进绿色、环保、宜居的住房建设,逐步提高健康居住水平。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反应迅速的犯罪打击体系、治安防范体系和社会控制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区、镇(街道办)、社区三级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抓好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
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文明礼仪,促进全民道德水平提升。
9.倡导无烟行动。巩固“无烟草广告城市”城果,加强烟草危害宣传,倡导无烟行为,完善公共场所禁烟的监督执法机制。
10.创建健康社区。制订健康单元考核评估指标,完善健康单元考评机制。机关、学校、医院率先建设健康单位,起到带头、引导作用;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使市民生活更加健康和谐;建设健康企业,为从业人员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建设健康饭店、景点、商场、市场、餐馆,为市民、游客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提供健康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