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抗旱工作促进粮食生产的意见
(济政发〔201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抗旱工作和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现就加强全市抗旱工作促进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抗旱形势,增强促进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对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连续8年实现丰产丰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由于农业基础差、抗灾能力弱、农田灌溉效益低,粮食生产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去年入秋以来,全市遭遇严重干旱,截至目前,全市冬小麦受旱面积达77.3万亩。据气象部门分析,2月中下旬全市有效降水仍然较少。随着天气回暖,农田失墒加快,旱情将进一步发展和加剧,加强抗旱工作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前全市上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站在讲大局、保民生的高度,紧紧围绕“保春灌、保春播、保稳定、保发展”目标,组织动员一切力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开展抗旱工作,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努力争取夏粮丰收。
二、明确任务目标,突出抗旱和粮食生产工作重点
(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要把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放在当前抗旱工作首位,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强化保障措施,科学调度水源,密切关注人畜饮水困难地区情况,制定和落实应急供水方案,确保城乡群众饮水安全。
(二)努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抗旱双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治理,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要加强沃土工程建设,推广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深耕深翻等技术,努力提高耕地质量。要大力开展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转化,深挖粮食增产潜力,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支撑作用。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力度,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和旱作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努力保障生态用水。要在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基础上,统筹调剂使用水资源,围绕“突出泉城特色,保持泉水常年喷涌”的目标,全面落实保泉“十字”方针,强化节水保泉措施,力保泉水持续喷涌,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我市泉水之都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