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适应全省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科学规划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突出重点区域、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山、主要矿种、重点矿业基地或园区规划。
合理开发,保护环境。强化矿业权准入退出机制,调整矿业结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全面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推动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绿色矿业的方向转变。
因地制宜,互利共赢。统筹考虑全省地质条件和资源基础,加强省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充分挖掘省内增储增产能力。鼓励外部资金参与省内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引导省内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参与国内外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完善管理,构建机制。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的统一管理。遵循经济规律和地质规律,实行政府和企业联动,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合理分工,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
(三)规划目标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力争重要矿产资源及大中型矿山接替资源的找矿取得突破;巩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成果,促进矿业开发规范有序;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方式基本实现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促进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到2010年,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分别达到全省国土面积的44.1%和19.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全省国土面积的64.0%。完成部分1: 20万重力测量。全面开展13个重点勘查区和7个限制性勘查区的勘查,全面完成16个危机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
┌───────────────────────────┐
│ 专栏一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 │
├────────────┬────┬─────┬───┤
│ │2008- │2011- │ │
│ 指标 │ │ │属性 │
│ │2010年 │2015年 │ │
├────────────┼────┼─────┼───┤
│ 新发现和评价 │10--15 │20--25 │ │
│ 大型重要矿产地(处) │ │ │ │
├────┬───────┼────┼─────┤ │
│ │煤炭(亿吨) │ 2.4 │ 4.5 │ │
│ ├───────┼────┼─────┤ │
│ │锰(矿石量万 │ 600.0│ 1000.0 │ │
│ │ 吨) │ │ │ │
│ ├───────┼────┼─────┤ │
│ │ 铁(矿石量亿 │ 0.18 │ 0.4 │ │
│ │ 吨) │ │ │ │
│ ├───────┼────┼─────┤ │
│ │铜(金属量万 │ 11.0 │ 20.0 │ │
│ │ 吨) │ │ │ │
│ ├───────┼────┼─────┤ │
│ │铅锌(金属量万 │ 189.0│ 300.0 │预期性│
│新增查明│ 吨) │ │ │ │
│ ├───────┼────┼─────┤ │
│资源储量│ │ │ │ │
│ │ 钨(金属量万 │ 12.0 │ 20.0 │ │
│ │ 吨) │ │ │ │
│ ├───────┼────┼─────┤ │
│ │锡(金属量万 │ 11.0 │ 20.0 │ │
│ │ 吨) │ │ │ │
│ ├───────┼────┼─────┤ │
│ │ 锑(金属量万 │ 27.0 │ 30.0 │ │
│ │ 吨) │ │ │ │
│ ├───────┼────┼─────┤ │
│ │金(金屑量吨) │ 30.0 │ 50.0 │ │
│ ├───────┼────┼─────┤ │
│ │硫铁矿(矿石量 │ 360.0│ 600.0 │ │
│ │ 万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