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全面落实省、市技术标准战略意见,建立健全先进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及集聚发展的相关配套产业等大中型企业(行业)制订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在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浆纸一体化、林业产业、服装制鞋、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专业镇和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推广实施企业联盟标准。逐步完善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餐饮、旅游、家政服务等民生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每年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数量不少于45个。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到2015年,争取有5个国家级以上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制定工作组落户肇庆,有15个以上省级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由我市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检测机构和行业协会承担。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30项以上,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0个以上,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整合利用标准信息资源,及时为企业、产业提供标准信息服务。推行组织机构代码和数字证书,统一组织机构身份标识。
(二)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制定实施加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意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体系。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强制性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台账登记、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大名牌培育、保护、宣传力度,继续帮扶、引导企业争创名牌。深入落实开展政府质量奖活动,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作为质量最高奖的导向作用,激励和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质量强市活动。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到2015年,争取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10个,中国名牌产品达到5个,省名牌产品达到8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名牌企业达5家左右,超亿元的名牌企业达2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