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推进家庭、社区教育;广泛深入开展读书教育活动;建立各种教育、实践基地和普法教育平台;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老少共建文明村(社区);建立绿色网吧等。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和谐、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
(三)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充分利用节假日举办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夏令营”、“培训班”等。继续开展扶贫助学工程,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特别是要发动有能力、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家伸出援手,关爱孤儿和弱势青少年群体,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加大关爱失足、吸毒青少年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走向新生;对留守儿童及服刑人员子女进行校外辅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继续组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和城乡青年就业培训工作,引领广大农村和城乡青年创业就业,并走产业化经营道路,带动城乡群众致富。
(四)指导基层关工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动和鼓励“五老”人员就近就地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基层关工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关工委工作主阵地放在基层,重点放在学校、镇(街道)、村(社区)和家庭,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市、县(市、区)及其直属机关关工委,要根据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社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向党委、政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三、加强关工组织和“五老”队伍建设
(一)建立健全各级关工委组织。要健全市、县(市、区)关工委和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关工委组织,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目前县(市、区)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村(社区)凡有条件建立关工组织而尚未建立的要抓紧建立。
(二)发展壮大“五老”志愿者队伍。“五老”人员是我市宝贵的人才资源。目前我市“五老”队伍虽有一定规模,但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动员更多的“五老”人员特别是刚退下来的低龄老同志就近就地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余热。
(三)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承担着关工委的主要任务和日常工作,要积极探索建立领导班子成员退出和进入机制,形成正常的交替制度,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统筹安排,在自愿的前提下,动员刚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中退下来的德高望重、身体较好、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同志充实到关工委领导班子中。对年龄偏大或因身体欠佳、坚持工作有困难的关工委老领导,应及时进行调整,安排他们担任力所能及的职务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