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建立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围绕“示范区”和“试点省”发展规划跟进服务,完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WTO/TBT-SPS、标准全文以及标准文献咨询信息等五大电子标准信息资源应用及服务系统。二是推进产业转移高新技术标准化。以芜马巢、安池铜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为依托,以区内优势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为主,在产业转移龙头企业设立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增强相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开展标准化创新服务活动。引导创新型企业实质性参与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化活动,把科技成果融合到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中,提高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全省力争主导或参与制定3项以上国际标准和9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四是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技术标准研究中心”,强化关键性技术标准研究,把一批自主创新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安徽特色的十大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实现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形成“示范区”和“试点省”在技术标准领域的优势地位。
第四、夯实技术基础,提高产业转移集约化水平。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严格市场准入,抑制低水平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杜绝淘汰类产业转移到“示范区”。在生产许可证工作中对涉及节能减排要求的产品从严把关,加大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地条钢、小水泥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二是围绕产业转移重点用能企业,大力开展能源计量服务活动。帮助“示范区”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能源的使用实行量化监测、评价和管理;加强能源计量监督,对耗能大户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和节能降耗跟踪服务。三是加强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导重点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制定和实施企业节能标准,建立内部节能降耗标准体系,实现节能减排的标准化管理。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科学、规范的循环经济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实现污染源治理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是大力推广绿色产品和节能产品的使用,推行能效标志产品认证。引导和帮助节能产品、节水产品、可再生能源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产品认证工作。五是在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检验检测等工作中增加节能要求,引导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采用节能新技术,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全过程节能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