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力争在重点县(市)实现保优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全覆盖,标准化、科学化生产水平迈上新台阶,小麦产量和品质稳定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加工水平提升工程。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一批小麦加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速冻面制品企业、焙烤食品和方便食品企业,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做强精深加工,提高小麦加工的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和工业化水平,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促进小麦加工由初级加工品向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产品方向拓展;搞好重点面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压缩低水平生产能力,提高总出粉率和好粉出粉率。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专用小麦粉产量,开发麦胚产品、小麦膳食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冷冻面团、营养强化面粉、食品专用粉、预配粉及特殊人群使用的专用面粉,大力开发下游餐桌食品,推进面制主食品的工业化,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强内引外联。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小麦加工企业到我省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基地,为优质小麦生产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到2015年,力争培育出一批日处理千吨以上规模的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一批日处理200吨以上规模的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大中型加工企业群体,打造5个以上国内知名品牌,新增国家级小麦加工龙头企业2-3个。
六、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作为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田水利、粮食科研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农业机械化、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建设、仓储物流和粮食加工等方面的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重点向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倾斜,实行统一安排、统一实施,促其做大做强。
1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不断改进补贴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积极性。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健全优质专用小麦价格保障体系,落实国家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建立和完善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
2切实搞好金融支持。创新金融品种,降低贷款门槛,增加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加工龙头企业的信贷规模,加大对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信贷担保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发展联保贷款,探索实行动产抵押、生产订单抵押等抵押形式,切实解决种植农户贷款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