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储运、保鲜及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菜篮子”产业发展。今后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县(区)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主要用于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老菜地基础设施改造提高、现代设施提升、蔬菜标准园建设、蔬菜“三新”技术培训示范推广、蔬菜检测体系建设、蔬菜种植大户补贴以及 “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中心、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兴办扶持和对乡村干部奖励等。二是强化城郊新菜地开发资金、价调基金的征收和管理使用。三是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支持“菜篮子”工程项目建设。市发改、财政、环保、商务等部门专项资金要适度向“菜篮子”工程特别是蔬菜产业项目倾斜。四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招商环境,优惠招商政策,千方百计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并发展我市“菜篮子”产业。
(四)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户种菜与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一是参照种植业政策性补助标准,对规模基地内蔬菜产品达标的种菜农户每年给予一定补助。二是对农户新增钢管大棚按每亩给予相应奖励。三是对蔬菜种植大户和蔬菜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有关部门、县(区)乡(镇)村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广大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四是各级涉农金融部门要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信贷投放重点内容之一,简化贷款程序,扩大信贷规模,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全力支持发展蔬菜生产。五是积极开展设施蔬菜政策性保险业务试点工作,努力解除菜农后顾之忧。
(五)全面提高菜农素质,增加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乡镇农综站的作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长期深入基地,开展蔬菜技术宣传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实施农业技术入户工程,不断提高菜农素质。建立蔬菜产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鼓励和支持蔬菜良种培育,加大蔬菜“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加快蔬菜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兴菜水平,改善蔬菜品种结构和品质,增加效益。
(六)完善蔬菜质量检测机构,强化责任。县(区)政府要将蔬菜检测检验体系建设纳入到蔬菜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不断加强各级政府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明确职责,充实人员,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检测资源,鼓励第三产业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交易市场要建设质监站,形成标准统一、职能明确、运行高效、上下贯通、检测参数齐全的蔬菜检验检测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