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立健全抗震救灾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建设,完善地震应急预案,规范抗震救灾程序,一旦发生地震,立即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强化指挥手段建设,2011年底建成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信息系统,为实施应急指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八)提高抗震救灾保通能力。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在全面掌握本系统大型机械设备数量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分区域将承担的应急抢险任务分解到具体施工单位,不断增加保通和特种抢险设备的储备,进一步完善运力征集和调用机制,建立健全重要方向的专业应急保通队伍,做人员到位、责任明确、任务落实,确保应急抢险队伍和救援设备在最短时间到达灾区开展抢险救援。电力、通信、无线电管理部门要全面落实保通工作预案,做好电力救援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全面完善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有线通信、无线电短波相互配合的通信保障手段,创新保通技术,确保震后电力和通信畅通。
(九)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作用。在组建完成由省公安消防总队、武警云南省总队、驻滇某集团军参加的1200人的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武警云南省总队医院和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各60人组成的医疗救援队,由省地震部门牵头组建的200人地震现场工作队,由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组成的近4000人专业应急队等4支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各种有关行业救援队为骨干、具备基本抗震救灾知识的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增购专业设备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进一步完善协调调动程序,坚持全力作战,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在抗震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抓紧建立以公安消防队伍为骨干的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地震灾害救援力量。
(十)加大推广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力度。 住房城乡建设、地震部门要充分利用云南橡胶资源丰富、减隔震技术领先的优势,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减隔震产业,在全社会推广减隔震技术。2020年底前,在地震重点危险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人员密集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库等重要工程建筑物,党政机关等重要目标单位,通信、电力和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要全面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
(十一)不断夯实防震减灾的社会基础。 教育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切实提高大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防震减灾意识;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水平。各级宣传和地震部门要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及国家防灾减灾日、省防震减灾宣传日等载体,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普及率,帮助人民群众掌握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各州(市)要定期组织群众性的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并因地制宜搞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安排应急避难所需的设备设施,在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全面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