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电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随着特高压通道等主网架的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升级,电网输送能力和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电源建设和安全可靠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利因素:
1资源约束加大。省内煤炭资源严重短缺,三分之二以上需要省外调入。电煤储运能力不足,应急机制不完善,煤炭将长期处于“紧平衡、高价位”运行状态。水资源严重短缺,不仅影响燃煤电站大规模建设,而且制约了水电、核电的发展。
2火电建设难度增大。京津冀地区属于环境敏感区域,国家大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严格控制京津冀地区新建、扩建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其他燃煤发电项目,一批火电项目难以实施。
3新能源发电仍受制约。一方面,受光伏发电成本高、水力发电资源少、生物质发电规模小、核电前期工作滞后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扶持政策不系统,发电价格机制尚未形成,行业标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发电规模化发展。
“十二五”是电力发展的关键5年,必须增强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电力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电力供应为基础,以优化电力结构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建设清洁高效电源项目,增强智能电网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和全社会用能方式,构建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
1即期调节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发电企业和大用户直接交易。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电力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存量调强与增量调优相结合。继续实施“上大压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电力装机整体水平。加快新能源发电和大容量、高参数燃煤火电项目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优化电源结构。
3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利用煤矸石、煤层气、工业余能、城市垃圾等资源,加快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鼓励采用先进使用技术和装备,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4主网建设与配网升级相结合。按照“送的出、落的下、用的上”要求,加快特高压通道和主干电网建设,提高电网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升级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用电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