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优“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对我州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清理,制定“大凉山农产品”品牌目录,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凉山绿色特色品牌。大力支持优质烟叶、特色马铃薯、苦荞麦、蚕桑、早市和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特色花卉、中药材、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十大种植业基地和优质生猪、肉羊、肉牛、家禽和乳品五大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依托州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加强优势特色作物良种选育,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建立健全主要产业、主要品种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制(修)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与国际标准相接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地方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计量、包装、标识等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全州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的农产品要统一标注“大凉山农产品”标识。鼓励农业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带有地理标志特征的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并规范使用和管理,采取联合、合作等方式整合我州同类农业名牌品牌资源。
(二)做强“凉山制造”工业品牌。强力培育知名工业品牌企业。对州内规划培育的重点企业、优势产品链的龙头企业,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推动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推进自主创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营销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企业形象设计和形象推广。加大品牌建设投入,重点抓好五氧化二钒、带钢和螺纹钢、电锌、阳极铜等工业品牌培育,促进资源就地转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为“工业凉山”建设提供产品支撑。注重标准化建设,重视产品质量认证,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运转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夯实标准化、计量等质量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努力提高品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三)做大“精品旅游”品牌。围绕打造西部重要的阳光休闲旅游胜地和中国彝族风情最浓的旅游目的地,突出自然生态、民族风情、红色文化、航天科技等特色,着力打造邛海-泸山、泸沽湖、螺髻山、灵山寺、马湖、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木里藏乡等精品旅游景区景点;着力打造冬春阳光之旅、火把节之旅、自驾车凉山之旅、红色之旅、徒步探险之旅、民族风情之旅、航天和巨型水电工程之旅、生态观光游、乡村游、寻访洛克九百里等专题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州。
(四)做响“民俗文化”品牌。加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注重民族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要素的融合,既体现民族文化,又为受众接受,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打造凉山彝族火把节、彝历新年、彝族选美、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泸沽湖摩梭文化、傈僳族文化等凉山民俗文化品牌,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