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提升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环保设备等优势产业,推动基础装备、基础部件及基础工艺发展,推动形成3个以上产业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石化产业重点加快湄洲湾、漳州古雷等产业基地建设,提升规模档次,尽快实现龙头企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达80%以上。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完善我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配套措施,选择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一大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壮大,近期实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通过应用推广和市场培育,促进脱硫、除尘、废气和废水膜处理、紫外消毒等产业规模化发展,重点培育50家骨干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0%。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以孵化器建设为支撑,在生物医药、新化学药、中药及天然药物等药物的中试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重点培育形成10家左右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3%以上。
新能源产业着力促进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一体化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光伏、新型环保电池等产业产能,重点培育形成3-5家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产值年均增长38%。
新材料产业组织实施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新型纤维和改性塑料技术创新专项,加快新材料产业与应用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培育30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大企业,新建5个省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信息网络产业抓好“三网”融合试点和云计算、物联网研发应用,促进信息网络产业自主配套和升级换代,力争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海洋经济以国家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为抓手,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水利用、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环保等产业,扶持发展100家海洋龙头企业,加快形成海洋蓝色产业带。
(三)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变。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新、研发设计,开发应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轻工、纺织等行业重点强化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近期,轻工业加快培育泉州鞋业、福州塑胶、德化陶瓷等12个全国知名的轻工产业集群,产值年均增长18%以上;纺织业重点培育泉州、长乐、三明、南平、长汀等5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培育25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自主品牌企业、3个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品牌企业集团。
建材、钢铁及有色金属等行业着重推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发展。近期,建材行业产值年均增长18%,水泥产量前5位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达500万吨以上,产业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70%以上;钢铁及有色金属业加快形成2-3个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全省钢铁产量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钢铁、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9.1%和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