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开展创建小麦单产千斤市活动为契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治理低洼易涝区,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到2013年,新增灌溉面积130万亩,实现230万亩农田旱涝保收。同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通过保护性耕作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和质量水平。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推广应用大型农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四)突出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政府加大对市、县(区)、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手段,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年内一定达到六落实(工作场所、办公条件、工作人员、试验监测设备、经费保障、规章制度)的要求;完善苗情、 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预警与分析,建立苗情、墒情、病虫情“三情”监测点10个;开展新品种对比展示、新技术试验示范;开展对全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机手、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户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特派员包片驻点服务制度,选派百余名科技特派员进村驻点,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加强制约我市小麦生产的关键与共性技术攻关,为小麦高产攻关提供技术储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队,扶持和培育小麦种植大户,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小麦创建小麦单产千斤市提供系列社会化服务。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小麦良种、农机和植保机械购置、小麦拔节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物化补贴,开展包衣种子、秸秆还田和深耕深松作业等技术物化补贴试点,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在省物化补贴的基础上,市、县(区)财政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每年预算支出不少于3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每年列支扶持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完善良种补贴、农药、肥料物化补贴、技术培训、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费和表彰奖励等事项,保障小麦高产攻关活动顺利开展。
(六)强化新型农民培训。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以农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开展小麦先进技术和生产技能培训,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做到一户一个明白人。大力培养农机、植保机械作业和维修能手,开展农机和植保机械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升农机和植保机械手操作服务水平。
(七)加强督查,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创建单产千斤市活动领导小组,将在小麦生产的关键季节,对关键技术的落实和科技服务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年对参与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创建单产千斤市活动的部门、县区、乡镇、科技人员、种粮大户等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对率先实现小麦单产千斤目标的县(区)、乡镇给与重奖。2011年对实现小麦单产千斤的乡镇奖励10万元,2012年对实现小麦单产千斤的县(区)按种植面积比例奖励20-100万元,乡镇分别奖励奖励5-8万元,2013年对该活动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综合考评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