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实施“双千双百工程”,建设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千亿产业”,2010年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争取突破5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争取突破350亿元;食品医药、电子材料及光伏、新型建材等产业确保增长30%以上。二是抓紧实施“2511工程”,培育企业“航母”。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政策支持等措施,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建设企业航母。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年产值过50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家,过100亿元5家,过50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100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形成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三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搭建产业平台。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采取土地托管、市县共建、区划调整、整合资源等多种形式,拓展宜昌开发区发展空间。统筹推进沿江各类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支持贫困山区、三峡库区到沿江开发区兴办项目,发展“飞地经济”,努力使猇亭园区工业成为千亿元园区,宜都、枝江、夷陵、当阳等一批开发区园区成为百亿园区,建成“沿江工业走廊”。四是强化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督办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确保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9年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2.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5.3万吨以内。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组织实施宜昌开发区、宜都工业园区、枝江市等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抓好国家和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积极探索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抓好有色、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互惠交易活动。
三、以旅游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服务业发展
一是围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集中打造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度假区,重点抓好三峡游轮集散中心、平湖半岛综合旅游服务区、清江画廊旅游区、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三峡人家、凤凰山景区、柴埠溪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三峡人家、清江画廊创建国家5A级景区。二是实施《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启动三峡物流园项目,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云池港、太平溪港等物流通道,整合物流资源,壮大物流主体,大力发展物流企业。三是稳步发展金融、商贸、房地产业,培育壮大会展、中介、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突破性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潜力行业。四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劳动者收入,提高居民持续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双进工程”,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套设施。拓展消费空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做好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工作,全面落实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大力培育汽车、休闲、文娱、健身、培训、家政等消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