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未就业毕业生在待业和求职期间的服务工作力度,认真落实有关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规定,积极营造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要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计划”。加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力度。积极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毕业两年内的大中专毕业生首次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行业外,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免交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人事代理费,有条件的地区要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大力支持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就业,凡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可将档案存放在单位所在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两年内免交人事代理费,其户口可在家庭所在地落户,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在支付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青南地区工作,凡毕业生与青南地区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到青南地区工作的,其户口可迁到工作地区,也可迁到家庭所在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服兵役,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系统内外的各项改革,切实将高等学校布局、发展规划、学科专业结构、办学评估、经费投入等方面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紧密挂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学校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基地。
建立普通高校初次就业率统计、监测和公告制度。各普通高校每年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各专业初次就业率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适时向社会公告。
(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坚持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注意培养和选拔高校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加大高校校之间、高校与地方之间领导干部交流力度。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党支部建在班上的要求,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任务。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党建,为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必须以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抓党建,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形式,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