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设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结合各县区特色,在每个县区建成1个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在示范园区内安装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配备特色农业气象观测所需设备,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固定炮站,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示范带动作用。
4.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正规化建设,健全作业队伍,建设标准化固定炮站,扩大作业规模和覆盖面,提高作业机动性,提升指挥和作业水平,增强作业效果。
(二)深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加强精细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用3年时间,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乡镇气象站,建立预报到乡镇、监测到乡镇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乡镇气象站主要以多要素自动气象站为主,辅助布设土壤水份自动监测仪,开展墒情、雨情和灾害性天气监测,构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2.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系统建设。升级、完善市、县两级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组织推进基层单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和电子显示屏的建设工作;在每个乡镇安装1套气象预警信息管理机,每个行政村安装1套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机,及时将预警信息向广大农民群众传递,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全覆盖。
3.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建立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气象信息员。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要能够及时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参与本乡镇、本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4.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各县区要编制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指导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要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积极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村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投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