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统筹组织和资助企业参加市内各类大型展会和国内重点展会,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东莞名特优产品展销活动,组建认定莞货工厂直销中心,精心组织形式各异的采购对接活动,落实与沃尔玛、香港贸发局以及阿里巴巴的框架协议,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建设通关口岸及保税物流中心,推广内销“集中申报”模式,积极组织筹备第二届外博会,增强出口型企业拓展内销市场能力。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联合,扩大销售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抢占国内市场。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一)深化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继续完善实施“1+26”政策,充分发挥多个10亿元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健全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落实服务企业各项制度,协调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奖励制造业纳税大户,对制造业企业和村集体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返还。清理和取消对企业的各项不合理收费,将融资担保和贴息政策延期一年,加快补办土地和房屋产权,积极组建外商和台商信用担保公司,推动首家村镇银行开业,努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22条措施,突出帮扶省百强民营企业和市50强民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制造业领域和开展联合重组,推动内源型经济做大做强。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引进石化、造船、汽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引进和发展物流会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实施金融业发展规划,建设市金融商务区和松山湖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制定实施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软件动漫、现代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积极谋划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加大内外资招商力度,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支柱产业的配套缺失项目和优质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市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园、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园艺产业带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东莞”政策体系,落实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设立各级各类研发机构,承接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和研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中山大学东莞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扶持发展鞋业、模具等行业技术平台,配合组建太阳能、智能玩具等行业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推动散裂中子源项目动工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举办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加快建设省科技金融试点市,实施科技企业联合信贷等计划,促进风险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等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落实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滚动计划。支持企业争创和宣传推广名牌名标,鼓励参与制定、修订各级各类标准,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推进“无线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