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度责任目标的通知

  38.完成年度23.373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39.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五、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40.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41.认真落实各项补贴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42.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43.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的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发生因工作失责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不发生在京、省影响较大的恶性上访事件。
  44.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
  45.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消防工作责任目标任务,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46.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工作责任目标任务。

  济源市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2.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7%。
  3.二、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
  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
  6.财政总收入增长12%。
  7.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
  8.国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4000万元。
  9.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100500万元。

  二、投资、消费和出口目标

  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11.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13.对外贸易出口总额31258万美元。
  14.实际利用外资7728万美元。
  15.引进省外资金57.2亿元。
  16.省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17.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15%。旅游投资和旅游招商引资的增速达15%。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8.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0.99个百分点。

  19.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人防工程建设和人防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

  20.完成新增贷款和新增资本市场融资合计41亿元。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2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2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4万人。

  24.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0.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为0.2万人。

  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6.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提高农村居民最低保障标准;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27.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达到100%)。

  28.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住房保障目标任务。

  29.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农村贫困人口0.24万人脱贫目标任务。

  四、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30.完成省政府确定的“质量兴省”目标任务。
  31.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
  3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4‰以内。
  3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任务。
  3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
  3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45%。
  36.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37.完成与省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38.完成年度7.6438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39.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五、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目标

  40.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41.认真落实各项补贴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42.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43.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的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发生因工作失责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不发生在京、省影响较大的恶性上访事件。
  44.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任务。
  45.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消防工作责任目标任务,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46.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工作责任目标任务。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跨越式发展基本态势。预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二、日常工作目标

  1.做好计划规划编制实施和重大问题研究工作。一是组织实施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各专项计划。二是做好2011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地提出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三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做好中原城市群“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五是做好全省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2.加强经济运行调控调节。一是坚持月度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二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着力提高煤炭保障能力。做好电力运行调节,增加大容量、低煤耗机组发电出力;加强省内外电力交换管理,优先保证省内电力供应。加强运输组织,抓好运力调节,集中力量保电煤运输。三是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增加就业、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3.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一是保持投资在结构优化基础上较快增长。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双千”工程(1000个左右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重大产业升级项目和1000个左右重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项目)。抓紧组织编制完成《河南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实施争取中央投资目标责任制,争取中央新增投资达到10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实施百项能源建设工程,发电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增强抗旱除涝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三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增强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一批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冷链仓储运输设施,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
  4.加快产业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做大做强重点转型升级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启动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林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积极培育花卉苗木产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金融业。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
  5.着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产业集聚区和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现代自主创新体系),促进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加快落实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对县域集聚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工业项目生产用电,执行省网直供电价。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颁布实施战略支撑产业、战略先导产业、战略基础产业专项规划。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加快郑汴新区、洛阳新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辖市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四是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在先进装备制造、农作物新品种等领域建设5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五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强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
  6.积极深化改革开放。一是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组织编制完成并实施《河南省2010年重点改革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农村综合、文化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重点改革。二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四是积极开展城乡统筹、进城农民以宅基地和承包田换城市住宅等改革试点。五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六是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七是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八是做好重大招商活动的有关工作。九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7.着力改善民生。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组织编制完成《河南省十大民生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十项民生工程的资金落实和实施进度。二是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三是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抓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六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八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8.切实做好价格工作。一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调控。进一步健全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分析报告制度与体系,密切关注国内外重要商品价格走势变动。二是优化价格收费环境。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督促落实已出台各项收费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四是保持涉农价格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粮价。五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六是改进民生收费管理。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用气方面的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七是深入开展价格公共服务。把“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打造成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品牌工程。

  三、主管行业(公司)经营发展目标

  1.省投资集团。实现净利润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6%,资本保值增值率100.9%。参控股建设项目16个,当年完成投资54.93亿元,3个项目建成投产。

  2.中原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全年新增信托规模140亿元,实现净利润9500万元。

  四、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责任目标。

  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4.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1.强力推进职教攻坚。2.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二、日常工作目标

  1.科学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抓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基本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加强高等学校“三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
  3.继续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三、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责任目标。
  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4.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1.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施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低热值褐煤提质新技术与装备、硬岩盾构成套装备、超高压及特高压直流开关、高温气冷堆核电锻件、大功率LED(发光二极管)驱动IC(集成电路)、新型光学引擎与数字投影机、半合成抗生素母核及系列产品、猪主要疫病新型疫苗等重大科技专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数字化超深井石油钻井装备、优质钢精炼用耐火材料、大直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镁合金挤压关键技术、名优花卉新品种及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振兴传统产业。实施小麦新品种矮抗58、郑麦366产业化研究与开发、亩产800公斤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与示范、玉米新品种浚单20产业化研究与开发、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小麦、玉米和水稻新品种的产业化和换代升级。

  2.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新培育5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新建5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建4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二、日常工作目标

  1.切实做好省部会商的筹备和落实工作。积极筹备河南省政府与科技部会商第三次会议,认真落实省部会商协商的相关事项和项目。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8%左右。

  3.抓好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支撑工程”建设3个万亩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示范区,力争在提高大田高产攻关技术上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新建6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重点抓好6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育中原学者达到15名、科技创新团队达到100个、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达到600名,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节能减排科技工程”重点研发10项和推广应用20项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新培育30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除“零专利”专项计划,新培育1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5个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年专利申请量力争达到13000件以上。

  三、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责任目标。
  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4.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1.确保实现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期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2.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增长16%左右,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全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
  3.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以上,软件产业增长20%以上。
  4.全省完成原煤产量2亿吨。

  二、日常工作目标

  1.深化企业服务活动。全面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0年企业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办〔2010〕20号),确定省、市、县重点服务企业名单。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企业服务巡视督导制度、厅级领导分包省辖市企业服务工作和首席企业服务员制度、省重点服务企业运行监测制度、企业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等。定期将省级层面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分解到成员单位和各省辖市,明确责任,尽快解决。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和产销对接活动,积极指导市和行业开展银企对接和产销对接活动。
  2.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和要素保障。完善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建设,推进省重点服务企业直报系统建设。完善经济运行日报、旬报、月报等监测制度,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动态性、前瞻性研究,并提出战略性、针对性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强化煤电运等工业要素保障协调,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管理,探索建立煤电互保长期合作机制。研究制定工业经济运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重要工业品应急保障管理办法。
  3.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力争年内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安全生产水平。继续深化“五优”矿井创建,强力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达标。制定出台煤矿技术改造管理若干规定,加大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煤层气和煤气化、焦化、水煤浆等煤炭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完善煤炭生产许可、煤炭经营许可制度,加快长效机制建设。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建立技术改造工作体系。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规范和管理办法,发布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建立技改项目库。健全投资监测分析体系,按规定权限建立工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二是实施十大技术改造工程。实施整机成套装备、智能电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精有色合金及深加工、高强度优质钢、高端化工产品、煤炭精深加工、基地型食品深加工、精细纺织等十大技术改造工程,省级确定100个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并强力推进。三是大力推动战略支撑产业发展。制定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具体实施意见。持续提升优化煤电铝优势产业链,提高煤化工、盐化工高端产品比重。着力提升装备重点企业现代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增值能力,提高汽车规模化生产水平和零部件集聚配套能力。强化原料基地、现代物流、优势品牌支撑,大力发展冷链食品、品牌服装、中高档面料等产品。四是做好全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制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建设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开展80家肉类加工企业及漯河市肉类加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做好省部合作框架协议落实工作。
  5.加大产业转移工作力度。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行动方案,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年内举办一次综合性承接产业转移活动,组织召开汽车及零部件、服装玩具、食品、电子信息等若干专题性承接活动,重点做好产业链招商和板块承接,确保承接省外产业转移资金增长15%以上。筹备召开承接产业转移暨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现场会。遴选52个产业集聚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今年创建省级示范基地20-25个。建立集聚区重点建设项目监测制度,将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传统工业项目和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高技术工业项目纳入监测范围。
  6.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一是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人才、创业等8大体系建设。二是着力扶优扶强。开展“百强民营企业”、“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排名,实行动态管理、重点扶持。三是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今年新增各类担保机构150家,新增注册资本50亿元。制定信用担保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实行担保机构许可、年审制度。做大做强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四是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水平。积极推进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力争今年新增100家,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组织发行一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或集合中期票据。加强企业上市辅导,加快上市步伐。

  7.全面启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一是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和准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精神,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两高”产业淘汰标准,认真落实煤炭、钢铁、电解铝、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2010年淘汰目标任务;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产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二是推动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分行业制定工作计划,推动行业企业对标达标,制定实施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在煤炭、有色等8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攻坚计划,促进工业清洁生产。

  8.加快信息化建设。一是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出台《河南省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信息化项目资金管理,加强跟踪问效和监督,争取将信息化考评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立省级信息化专家库。着力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二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抓好产业集聚区尤其是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两化”融合工作,建设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抓好8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三是加强电子政务整合和信息安全。继续推进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整合,实现电子政务省级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加快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的延伸对接。抓好信息安全,推动密钥管理、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保障防护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等基础体系建设。四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落实好省政府与三大电信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年内完成基础投入210亿元,实现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信息惠农工程,建立适应“三农”的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

  9.认真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和科学配置,促进使用效率提高。建立健全航空、铁路无线电专用频率保护长效机制,加大无线电专用频率的协调、保护和管控力度。严格依法行政,通过专项检查,规范各类无线电台站设置与使用管理,坚决查处各类无线电干扰事件,切实做好重大任务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无线电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建设,提高无线电监管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三、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责任目标。
  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4.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1.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抓好中央、省对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09〕3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等文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地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落实中央关于在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深入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先进县、先进乡、先进村“四争创”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2.深入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国务院令第426号),努力推动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和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以纪念实施《宗教事务条例》5周年为契机,展开《宗教事务条例》的宣传教育,倡导宗教和谐理念;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工作;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监督管理;加强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依法治理;稳妥推进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工作;提高朝觐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有效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

  二、日常工作目标

  1.加强调查研究,切实履行政策建议的职能。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大调研,摸清少数民族和五大宗教及信教群众的基本情况、社会各界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舆论走向、当前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落实中央、省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优惠政策;编制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少数民族企业的金融扶持和服务;推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3.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城市民族工作机制;加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做好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的管理服务工作;对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在劳动就业、住房保障、职业培训、回族群众丧葬用地和殡葬服务及基于少数民族特点的特殊需要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和切实帮助。
  4.积极引导,发挥宗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宗教界开展争创活动的指导和支持,把促进宗教和谐、社会和谐的要求化为宗教界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鼓励宗教界人士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参与公益事业、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勤劳致富,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三、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责任目标。
  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4.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公安厅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1.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切实加大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力。切实加强反恐工作,坚决防止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切实加强网上维稳工作,严厉打击网上组党结社、串联煽动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防敌对势力在网上建立阵地、形成势力。切实加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不断提高处置水平。
  2.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平稳。提高命案侦破水平,确保全省现行命案破案率不低于93%。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斗争,确保全国“打黑办”督办、转办线索查结率达到95%。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击成效保持全国前列。严厉打击涉众性经济犯罪,集中开展整治假发票、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不断提高侦办经济犯罪案件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缉毒核心侦查能力,最大限度地遏制外流毒贩、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完善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内保防控网和警务协作网,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络。

  二、日常工作目标

  1.进一步创新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努力服务和改善民生。深化“畅通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道路整治活动,严厉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交通事故形势平稳,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深入推进依法防控、重点防控、基础防控等“三大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和亡人火灾事故。切实加强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等危爆物品管理,努力实现“不流失、不炸响”。切实加强“虚拟社会”管理,重点加强对QQ群、论坛、博客、微博客、WAP(无线应用协议)网站等网上重点部位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网运营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全面实行网吧实名上网。进一步改进出入境和边防管理,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和“三项建设”,夯实公安工作发展的根基。紧紧围绕落实“十项任务”、完善“一警为主、多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警务室信息化建设等三个重点,充分发挥警务室保一方平安、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三种功能”,年内实现“零发案、零投诉、零上访”的警务区达到70%。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加快“大情报”系统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全警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建立完善网上执法办案、网上分析研判、网上打击防控、网上监督考核等机制,全力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实战应用水平。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执法规范化考核评定机制,实现对每名民警的执法状况全面、客观、动态的考核评定。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全程化、实时化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确保群众对公安系统执法满意率达到90%以上。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持续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抓好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网上交流、开门评警工作,扎实做好为民承诺办实事工作,确保兑现各项承诺。推出一批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完善户政窗口群众评价体系建设,拓宽异地办理身份证便民服务渠道。
  3.全面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思想基础。深入开展教育训练,不断提高基层一线民警的实战能力。坚持从严治警,严肃查处队伍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进一步提高公安宣传影响力,最大限度提升河南公安正面舆论影响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涉警负面炒作事件。

  三、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责任目标。
  3.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4.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监察厅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1.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加强对宏观调控、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三农”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规范和节约用地、维护社会稳定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更好地服务、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认真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以及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围标串标、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和调整容积率等问题。
  2.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下大力气解决政府机关及公务员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以“两转两提”为重点的服务型、法治型、责任型、廉洁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机关的推动力、贯彻力和执行力。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深入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并向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延伸。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会同有关部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和专项资金监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减轻农民负担、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治理公路“三乱”等工作,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和收费行为,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二、日常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持从严治政,严肃查办五类案件: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和商业贿赂案件;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众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发挥查办案件惩戒功能和治本功能,切实提高办案的综合效果。
  2.积极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及时分解年度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保障,以省委《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检查考核办法(试行)》为抓手,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以致造成工作落空、不断出问题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3.进一步做好治本抓源头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匡正选人用人之风。积极推进司法公开和公正廉洁执法,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三、共性目标

  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2.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3.确保中央及省交办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结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上年上升;不因工作失责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上访事项。

  河南省民政厅2010年度责任目标

  一、重点工作目标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健全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低保家庭收入核查机制,完善分类施保措施,增加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等特困低保家庭的生活补助,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加快建设低保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年标准不低于2000元,分散供养年标准不低于1200元。规范农村敬老院管理,深入开展文明敬老院创建活动,提高服务水平,巩固和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完善医疗救助工作机制,逐步取消病种限制和起付线,扩大救助范围,全面建立同步结算制度,简化救助手续。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落实政府投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的衔接机制。

  二、日常工作目标

  1.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筑牢社会稳定基础。不断深化和拓展城乡社区服务。继续实施“十一五”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着重发展城中村、新建小区、困难群众相对集中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等社区服务。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市辖区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县级市和县城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落实其工资、保险等待遇。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升社区建设工作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积极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2.加强灾害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救灾应急水平。完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健全救灾投入机制,提高灾害救助标准。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河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完善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快速拨付机制,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管好、用好救灾款物,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减灾宣传和社区减灾工作。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中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