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影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目前,我省粮食平均单产203公斤,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316公斤相比,差距达113公斤。但只要抓好科技支撑、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单产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
1.结构调整的增产潜力。在旱作农业区扩大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调减小杂粮正茬种植面积。到2012年,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比2000-2008年平均水平增加350万亩、190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同时减少390万亩,预计2012年后全省因此可增加年粮食生产能力70多万吨。
2.科技措施的增产潜力。一是全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10年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每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平均亩增产粮食100公斤-150公斤,预计年增产粮食80万吨以上。二是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2010年后,每年稳定推广脱毒种薯1000万亩,平均亩增产300公斤-400公斤(折粮60公斤-80公斤),预计年增产粮食60万吨。三是小麦全膜覆盖覆土穴播及膜侧沟播技术。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亩产增加50公斤,目前全省地膜小麦种植面积只有30多万亩,不足小麦总种植面积的3%。今后每年新增20万亩,预计年增产粮食1万吨,到2012年后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万吨。通过综合应用上述关键增产技术,到2012年后全省每年可增产粮食生产能力143.5万吨以上。
3.改善基础设施的增产潜力。2009-2012年,全省累计新增梯田500万亩,以每亩水平梯田新增粮食100公斤计算,2012年后新增年粮食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2010-2015年,在中东部地区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每年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以平均亩增产粮食50公斤计算,预计年增产粮食5万吨,到2015年以后新增年粮食生产能力达30万吨。
4.政策扶持的增产潜力。2009年,国家对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按每补贴1亩年增产粮食5公斤计算,我省3500万亩粮食作物预计年增产粮食17.5万吨。同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等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大幅度增加,加快了机播、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铺膜等技术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了我省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上述增产措施,到2015年后,预计全省新增年粮食生产能力310万吨以上。排除自然灾害等因素外,实施旱作农业新增250万吨(5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可行的。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足省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总产,确保安全的要求,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稳定小麦生产,兼顾小杂粮,努力把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培育成我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1.调整结构,基本自给。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科学有序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矛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省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2.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和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着力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