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数据来源:表中带星号的调查指标一律按照本机构2010年1月底前,通过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的卫统1-2表(国统制[2009]56号)年报数据填写。
  对不带星号的调查指标,应严格依照本方案指标解释填写,如人员情况依据医疗机构人事部门登记数据,医疗服务情况依据2009年医疗机构病案统计资料,收入与支出情况依据2009年底医疗机构财务报表数据。
  (三)数据格式:每一个指标都必须填写,不得有空缺。对于没有相关数据的指标,除有特别说明的外,数值型指标填写“0”(所有数值型指标均不包括小数),选择型指标填写“N”,汉字型指标填写“-”。
  (四)填写要求:所有数据都应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对于数值型指标,填写时应注意填在小方框内,右对齐;对于多项选择型指标,填写选项代码时,应按备选项排列次序填写;对于汉字型指标,填写时应清晰、易辨认。需要对已填数据进行修改的,应先用单横线删除原数据,然后在原数据右边空白处用红色字迹更正,并批注更改者姓名及更改日期。
  (五)特别说明
  1、机构属性代码由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填写。
  2、联系电话无座机号码的,请填写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前3位填在“区号”前的方框里,后8位填在“区号”后的方框里。
  四、统计口径
  (一)表中带星号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和解释与国家统计局2009年批准的《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国统制[2009]56号)及其相关参考文件一致。
  有关指标解释见附件。
  (二)乡镇卫生院在村卫生室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在人员数统计范围内。
  (三)表中中医科指卫生院已开设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科。
  五、主要审核关系
  (一)第2.2项[在岗职工数]≥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
  (二)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1.1项[执业医师]+第2.2.1.1.2项[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3项[注册护士]+第2.2.1.1.4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第2.2.1.1.5项[见习医师]);
  (三)第2.2.1.1.1项[执业医师]≥(第2.2.1.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2.1.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2.1.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
  (四)(第2.2.1.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2.1.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2.1.1.1.2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五)第2.2.1.1.2项[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六)(第2.2.1.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2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七)第2.2.1.1.3项[注册护士]≥(第2.2.1.1.3.1项[具有中医护理学相关专业学历的护理人员]+ 第2.2.1.1.3.2项[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
  (八)第2.2.1.1.4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第2.2.1.1.4.1项[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九)第2.2.1.1.5项[见习医师]≥第2.2.1.1.5.1项[中医];
  (十)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2.1项[博士]+第2.2.1.2.2项[硕士]+第2.2.1.2.3项[本科]+第2.2.1.2.4项[大专]+第2.2.1.2.5项[中专]+第2.2.1.2.6项[无学历]);
  (十一)第2.2.1.2.1项[博士]≥第2.2.1.2.1.1项[中医〔药〕专业];
  (十二)第2.2.1.2.2项[硕士]≥第2.2.1.2.2.1项[中医〔药〕专业];
  (十三)第2.2.1.2.3项[本科]≥第2.2.1.2.3.1[中医〔药〕专业];
  (十四)第2.2.1.2.4项[大专]≥第2.2.1.2.4.1项[中医〔药〕专业];
  (十五)第2.2.1.2.5项[中专]≥第2.2.1.2.5.1项[中医〔药〕专业];
  (十六)第2.2.1.2.6项[无学历]≥第2.2.1.2.6.1项[中医〔药〕技术人员];
  (十七)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3.1项[高级职称]+第2.2.1.3.2项[中级职称]+第2.2.1.3.3项[初级职称]);
  (十八)第2.2.1.3.1项[高级职称]≥第2.2.1.3.1.1项[中医主任(副主任)医(药、护)师];
  (十九)第2.2.1.3.2项[中级职称]≥第2.2.1.3.2.1项[中医主治(主管)医(药、护)师];
  (二十)第2.2.1.3.3项[初级职称]≥第2.2.1.3.3.1项[中医医(药、护)师(士)];
  (二十一)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4.1项[25岁以下]+第2.2.1.4.2项[26-45岁]+……+第2.2.1.4.5项[60岁以上]);
  (二十二)第2.2.1.4.1项[25岁及以下]≥第2.2.1.4.1.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三)第2.2.1.4.2项[26-45岁]≥第2.2.1.4.2.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四)第2.2.1.4.3项[46-55岁]≥第2.2.1.4.3.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五)第2.2.1.4.4项[56-60岁]≥第2.2.1.4.4.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六)第2.2.1.4.5项[60岁以上]≥第2.2.1.4.5.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七)第2.2项[在岗职工数]>第2.2.2项[无资格从业人员];
  (二十八)第2.2.2项[无资格从业人员]≥(第2.2.2.1项[运用中医疗法提供服务的人员]+第2.2.2.2项[运用中西医两法提供服务的人员]);
  (二十九)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3项[2006-2009年基层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三十)第2.2.3项[2006-2009年基层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第2.2.3.1项[返聘人员]+第2.2.3.2项[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第2.2.3.3项[具有中专学历人员]+第2.2.3.4项[兼职人员]);
  (三十一)(第2.2.1.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2.1.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2.1.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2.1.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4.1项[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三十二)(第2.2.1.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2.1.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2.1.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2.1.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4.2项[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三十三)第2.3.1项[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第2.3.1.1.1项[本科及以上]+第2.3.1.1.2项[大专]+第2.3.1.1.3项[中专]);
  (三十四)第2.3.1项[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第2.3.1.2.1项[中医类专业]+第2.3.1.2.2项[中药类专业]);
  (三十五)第3.1项[房屋建筑面积]>第3.1.1项[中医科业务用房面积];
  (三十六)第4.1项[医疗设备总值]≥第4.1.1项[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总值];
  (三十七)第5.1项[总收入]=(第5.1.1项[医疗收入]+第5.1.2项[药品收入]+第5.1.3项[其他收入]);
  (三十八)第5.1.1项[医疗收入]>第5.1.1.1项[中医治疗收入];
  (三十九)第5.1.2项[药品收入]≥(第5.1.2.1项[西药收入]+第5.1.2.2项[中药收入]);
  (四十)第5.1.2.2项[中药收入]≥(第5.1.2.2.1项[中药饮片收入]+第5.1.2.2.2项[中成药收入]);
  (四十一)第5.2项[总支出]≥(第5.2.1项[医疗支出]+第5.2.2项[药品支出]+第5.2.3项[人员支出]+第5.2.4项[离退休费]);
  (四十二)第5.2.2项[药品支出]≥(第5.2.2.1项[西药费]+第5.2.2.2项[中药费]);
  (四十三)第5.2.2.2项[中药费]≥(第5.2.2.2.1项[中药饮片支出]+第5.2.2.2.2项[中成药支出]);
  (四十四)第6.1项[总诊疗人次数]≥第6.1.1项[门诊人次数];
  (四十五)第6.1.1项[门诊人次数]≥第6.1.1.1项[中医科门诊人次数];
  (四十六)第6.1.1.1项[中医科门诊人次数]≥第6.1.1.1.1项[中医专家门诊人次数]
  (四十七)第6.2项[总处方数]≥第6.2.1项[中药饮片处方数]+第6.2.2项[中成药处方〔包括含中成药的处方〕数];
  (四十八)第7.1项[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第7.1.1项[药物疗法]至第7.1.21项[蜂疗]中选Y的项数+第7.1.22项至第7.1.24项中已填写技术名称的项数)≤24。

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表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诊所)

  表  号:中医调查6表
  制表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57号
  有效期至:2010年6月30日
  组织机构代码  □□□□□□□□-□
  机构名称(签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本情况
 
 1.1 机构属性代码
  1.1.1 经济类型代码                          □□*
  1.1.2 卫生机构类别代码                      □□□□*
  1.1.3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
  1.1.4 行政区划代码                      □□□□□□*
  1.1.5 设置/主办单位代码                         □*
  1卫生行政部门 2其他行政部门 3企业 4事业单位 5社会团体 6其他社会组织 7个人
  1.2 基本信息
  1.2.1 单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邮政编码                        □□□□□□*
  1.2.3 联系电话            □□□□□(区号)-□□□□□□□□*
  1.2.4 单位成立时间                    □□□□年□□月
  1.2.5.1 是否医疗保险定点机构(Y-是,N-否)               □*
  1.2.5.2 是否新农合定点机构(Y-是,N-否)                □*
  1.2.6 年末服务(常住)人口数                 □□□□□□*
  2人员情况(人)
  2.1 执业结构
  2.1.1 执业医师                            □□*
  2.1.1.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1.1.1.1 其中:中医执业医师                     □□
  2.1.1.1.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
  2.1.1.1.3    民族医执业医师                    □□
  2.1.1.2  其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
  2.1.2 执业助理医师                          □□*
  2.1.2.1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2.1.2.1.1 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2.1.2.1.2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
  2.1.2.1.3    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
  2.1.2.2  其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
  2.2 学历结构
  2.2.1 本科及以上                           □□
  2.2.1.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2 大专                              □□
  2.2.2.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3 中专                              □□
  2.2.3.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4 无学历                             □□
  2.2.4.1  其中:中医(药)技术人员                  □□
  2.3 年龄结构
  2.3.1 25 岁及以下                           □□
  2.3.1.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2 26-45 岁                            □□
  2.3.2.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3 46-55 岁                            □□
  2.3.3.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4 56-60 岁                            □□
  2.3.4.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5 60 岁以上                            □□
  2.3.5.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4 经过系统中医药知识培训的人员                   □□
  2.5 兼职中医药从业人员                        □□
  2.5.1   其中:外聘人员                       □□
  2.6 无资格从业人员                          □□
  2.6.1   其中:运用中医疗法提供服务的人员              □□
  2.6.2      运用中西医两法提供服务的人员             □□
  2.7 全科医师培训
  2.7.1 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
  2.7.2 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
  2.8 中医药人才需求
  2.8.1 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               □□
  2.8.1.1 学历需求
  2.8.1.1.1 其中:本科及以上                      □□
  2.8.1.1.2    大专                           □□
  2.8.1.1.3    中专                         □□
  2.8.1.2 专业需求
  2.8.1.2.1 其中:中医类专业                       □□
  2.8.1.2.2    中药类专业                      □□
  3设备情况
 
 3.1 医疗设备总值(元)                  □□□□□□□□
  3.1.1   其中: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总值(元)         □□□□□□□
  3.2 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台)
  3.2 1 电针仪         □□   3.2.2 艾灸仪          □□
  3.2.3 智能通络治疗仪     □□   3.2.4 颈腰椎牵引设备      □□
  3.2.5 中药熏蒸设备      □□   3.2.6 TDP神灯          □□
  3.2.7 中药雾化吸入设备    □□   3.2.8 推拿床          □□
  3.2.9 按摩治疗床       □□   3.2.10 其他(5千元以上)    □□
  4收入情况(元)
  4.1 总收入                         □□□□□□□*
  4.1.1   其中:中药收入                   □□□□□□
  5医疗服务情况
 
 5.1 总诊疗人次数                      □□□□□□□*
  5.1.1   其中:中医诊疗人次数                □□□□□□
  5.2 总处方数(仅统计2009年12月的处方量,下同)      □□□□□□□
  5.2.1   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                □□□□□□
  5.2.2      中成药处方(包括含中成药的处方)数     □□□□□□□
  6中医技术运用情况
  6.1 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以下:Y-是,N-否)            □□
  6.1.1 药物疗法   □  6.1.2 针刺疗法  □  6.1.3 灸法       □
  6.1.4 推拿疗法   □  6.1.5 拔罐疗法  □  6.1.6 敷贴疗法     □
  6.1.7 刮痧疗法   □  6.1.8 熏洗疗法  □  6.1.9 穴位注射疗法   □
  6.1.10 热熨疗法   □  6.1.11 针刀疗法 □  6.1.12 放血疗法    □
  6.1.13 点穴疗法   □  6.1.14 气功疗法 □  6.1.15 正骨疗法    □
  6.1.16 药膳疗法   □  6.1.17 脏器疗法 □  6.1.18 水疗      □
  6.1.19 浴疗     □  6.1.20 磁疗   □  6.1.21 蜂疗      □
  6.1.22           6.1.23         6.1.24          
  6.2 应用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种数          □□□
  7中药服务情况
 
 7.1 中药饮片品种数                        □□□□
  7.2 中成药品种数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表》填表说明

  一、调查范围
  本表要求由辖区内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诊所填写。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填写本表:
  (一)2009年12月31日24时以后撤销(包括合并、破产、倒闭等,下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诊所;
  (二)2009年1月1日0时以后新建(包括合并、新设立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诊所;
  (三)原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诊所,在2009年12月31日24时以后变更为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但在2009年1月1日0时至2009年12月31日24时期间变更为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不在本表调查范围内)。
  二、调查时段
  本表调查时段为2009年1月1日0时至2009年12月31日24时。除指明调查资料时段的指标(如总处方数)外,收入与支出、医疗服务等包含的时期数据,以2009年全年的数据为准;人员、设备、中医技术运用、中药服务等包含的时点数据,以2009年12月31日24时的数据为准。
  三、填表要求
  (一)填表机构:本调查表由被调查医疗机构填写。
  对于2009年12月31日24时以后撤销的医疗机构,相应调查表基本信息由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填写,其他指标可以不填写。
  (二)数据来源:表中带星号的调查指标一律按照本机构2010年1月底前,通过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的卫统1-1表(国统制[2009]56号)年报数据填写。
  对不带星号的调查指标,应严格依照本方案指标解释填写。
  (三)数据格式:每一个指标都必须填写,不得有空缺。对于没有相关数据的指标,除有特别说明的外,数值型指标填写“0”(所有数值型指标均不包括小数),选择型指标填写“N”,汉字型指标填写“-”。
  (四)填写要求:所有数据都应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对于数值型指标,填写时应注意填在小方框内,右对齐;对于多项选择型指标,填写选项代码时,应按备选项排列次序填写;对于汉字型指标,填写时应清晰、易辨认。需要对已填数据进行修改的,应先用单横线删除原数据,然后在原数据右边空白处用红色字迹更正,并批注更改者姓名及更改日期。
  (五)特别说明
  1、机构属性代码由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填写。
  2、联系电话无座机号码的,请填写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前3位填在“区号”前的方框里,后8位填在“区号”后的方框里。
  四、统计口径
  表中带星号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和解释与国家统计局2009年批准的《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国统制[2009]56号)及其相关参考文件一致。
  有关指标解释见附件。
  五、主要审核关系
  (一)第2.1.1项[执业医师]≥(第2.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
  (二)(第2.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1.1.2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三)第2.1.2项[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四)(第2.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1.2.2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五)第2.2.1项[本科]≥第2.2.1.1[中医〔药〕专业];
  (六)第2.2.2项[大专]≥第2.2.2.1项[中医〔药〕专业];
  (七)第2.2.3项[中专]≥第2.2.3.1项[中医〔药〕专业];
  (八)第2.2.4项[无学历]≥第2.2.4.1项[中医〔药〕技术人员];
  (九)第2.3.1项[25岁及以下]≥第2.3.1.1项[中医〔药〕专业];
  (十)第2.3.2项[26-45岁]≥第2.3.2.1项[中医〔药〕专业];
  (十一)第2.3.3项[46-55岁]≥第2.3.3.1项[中医〔药〕专业];
  (十二)第2.3.4项[56-60岁]≥第2.3.4.1项[中医〔药〕专业];
  (十三)第2.3.5项[60岁以上]≥第2.3.5.1项[中医〔药〕专业];
  (十四)第2.5项[兼职中医药从业人员]≥第2.5.1项[外聘人员];
  (十五)第2.6项[无资格从业人员]≥(第2.6.1项[运用中医疗法提供服务的人员]+第2.6.2项[运用中西医两法提供服务的人员]);
  (十六)(第2.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6.1项[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十七)(第2.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6.2项[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十八)第2.8.1项[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2.8.1.1.1[本科及以上]+2.8.1.1.2[大专]+2.8.1.1.3[中专]);
  (十九)第2.8.1项[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2.8.1.2.1[中医类专业]+2.8.1.2.2[中药类专业];
  (二十)第3.1项[医疗设备总值]≥第3.1.1项[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总值];
  (二十一)第4.1项[总收入]≥第4.1.1项[中药收入];
  (二十二)第5.1项[总诊疗人次数]≥第5.1.1项[中医诊疗人次数];
  (二十三)第5.2项[总处方数]≥(第5.2.1项[中药饮片处方数]+第5.2.2项[中成药处方<包括含中成药的处方>数]);
  (二十四)  第6.1项[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第6.1.1项[药物疗法]至第6.1.21项[蜂疗]中选Y的项数+第6.1.22项至第6.1.24项中已填写技术名称的项数)≤24。

村卫生室调查表
(村卫生室)

  表  号:中医调查7表
  制表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57号
  有效期至:2010年6月30日
  组织机构代码  □□□□□□□□-□
  机构名称(签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本情况
 
 1.1 机构属性代码
  1.1.1 经济类型代码                          □□*
  1.1.2 卫生机构类别代码                      □□□□*
  1.1.3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
  1.1.4 行政区划代码                      □□□□□□*
  1.1.5 设置/主办单位代码                         □*
  1村办  2乡卫生院设点  3联合办  4私人办  9其他
  1.2 基本信息
  1.2.1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邮政编码                        □□□□□□*
  1.2.3 联系电话            □□□□□(区号)-□□□□□□□□*
  1.2.4 单位成立时间                    □□□□年□□月
  1.2.5 是否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Y-是,N-否)           □
  1.2.6 是否有专职的乡村医生(Y-是,N-否)                □
  1.2.7 服务人口数                       □□□□□□*
  2人员情况(人)
  2.1 执业结构
  2.1.1 执业医师                            □□*
  2.1.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1.1.1.1 其中:中医执业医师                     □□
  2.1.1.1.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
  2.1.1.1.3    民族医执业医师                    □□
  2.1.1.2  其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
  2.1.2 执业助理医师                          □□*
  2.1.2.1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2.1.2.1.1 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2.1.2.1.2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
  2.1.2.1.3    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
  2.1.2.2  其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
  2.1.3 乡村医生                            □□
  2.1.3.1  其中: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乡村医生              □□
  2.1.3.2  其中: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
  2.1.3.2.1    内:能开具中药饮片处方的乡村医生           □□
  2.1.3.3  其中:具有一技之长和实际本领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     □□
  2.2 学历结构
  2.2.1 本科及以上                           □□
  2.2.1.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2 大专                              □□
  2.2.2.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3 中专                              □□
  2.2.3.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4 无学历                             □□
  2.2.4.1  其中:中医(药)技术人员                  □□
  2.3 年龄结构
  2.3.1 25 岁及以下                           □□
  2.3.1.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2 26-45 岁                            □□
  2.3.2.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3 46-55 岁                            □□
  2.3.3.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4 56-60 岁                            □□
  2.3.4.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5 60 岁以上                            □□
  2.3.5.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4 经过系统中医药知识培训的人员                   □□
  2.5 无资格从业人员                          □□
  2.5.1   其中:运用中医疗法提供服务的人员              □□
  2.5.2      运用中西医两法提供服务的人员             □□
  2.6 全科医师培训
  2.6.1 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
  2.6.2 已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数       □□
  2.7 中医药人才需求
  2.7.1 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               □□
  2.7.1.1 学历需求
  2.7.1.1.1  其中:本科及以上                      □□
  2.7.1.1.2     大专                          □□
  2.7.1.1.3     中专                         □□
  2.7.1.2 专业需求
  2.7.1.2.1  其中:中医类专业                      □□
  2.7.1.2.2     中药类专业                       □□
  3设备情况(台)
  3.1 TDP神灯        □□       3.2电针仪        □□
  3.3中药饮片柜       □□       3.4其他(5百元以上)  □□
  4年收入情况(元)
  4.1 总收入                         □□□□□□□*
  4.1.1    其中:中药收入                  □□□□□□
  4.1.1.1      内:中成药收入               □□□□□□
  4.1.1.2        中药饮片收入              □□□□□□
  5医疗服务情况
 
 5.1 总诊疗人次数                       □□□□□□*
  5.1.1    其中:中医诊疗人次数                □□□□□
  5.2 总处方数(仅统计2009年12月的处方量,下同)       □□□□□□
  5.2.1    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                □□□□□
  5.2.2       中成药处方(包括含中成药的处方)数     □□□□□□
  5.3 运用中医技术治疗人次最多的前五位病种   □□,□□,□□,□□,□□
  (注:请参照本方案所附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病名代码表,顺次填入代码)
  6中医技术运用情况
  6.1 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以下:Y-是,N-否)            □□
  6.1.1 药物疗法   □  6.1.2 针刺疗法   □  6.1.3 灸法     □
  6.1.4 推拿疗法   □  6.1.5 拔罐疗法   □  6.1.6 敷贴疗法   □
  6.1.7 刮痧疗法   □  6.1.8 穴位注射疗法 □  6.1.9 热熨疗法   □
  6.1.10           6.1.11           6.1.12        
  6.2 应用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种数          □□□
  7中药服务情况
 
 7.1 中药饮片品种数                        □□□□
  7.2 中成药品种数                         □□□□
  7.3 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品种数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村卫生室调查表》填表说明

  一、调查范围
  本表要求由辖区内所有的村卫生室填写。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填写本表:
  (一)2009年12月31日24时以后撤销(包括合并、破产、倒闭等,下同)的村卫生室;
  (二)2009年1月1日0时以后新建(包括合并、新设立等)的村卫生室;
  (三)原为村卫生室,在2009年12月31日24点以后变更为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但在2009年1月1日0点至2009年12月31日24点期间变更为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不在本表调查范围内)。
  二、调查时段
  本表调查时段为2009年1月1日0时至2009年12月31日24时。除指明调查资料时段的指标(如总处方数)外,收入与支出、医疗服务等包含的时期数据,以2009年全年的数据为准;人员、设备、中医技术运用、中药服务等包含的时点数据,以2009年12月31日24时的数据为准。
  三、填表要求
  (一)填表机构:本调查表由被调查医疗机构填写。
  对于2009年12月31日24时以后撤销的医疗机构,相应调查表基本信息由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填写,其他指标可以不填写。
  (二)数据来源:表中带星号的调查指标一律按照本机构2010年1月底前,通过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的卫统1-1表(国统制[2009]56号)年报数据填写。
  对不带星号的调查指标,应严格依照本方案指标解释填写。
  (三)数据格式:每一个指标都必须填写,不得有空缺。对于没有相关数据的指标,除有特别说明的外,数值型指标填写“0”(所有数值型指标均不包括小数),选择型指标填写“N”,汉字型指标填写“-”。
  (四)填写要求:所有数据都应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对于数值型指标,填写时应注意填在小方框内,右对齐;对于多项选择型指标,填写选项代码时,应按备选项排列次序填写;对于汉字型指标,填写时应清晰、易辨认。需要对已填数据进行修改的,应先用单横线删除原数据,然后在原数据右边空白处用红色字迹更正,并批注更改者姓名及更改日期。
  (五)特别说明
  1、机构属性代码由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填写。
  2、联系电话无座机号码的,请填写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前3位填在“区号”前的方框里,后8位填在“区号”后的方框里。
  四、统计口径
  (一)表中带星号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和解释与国家统计局2009年批准的《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国统制[2009]56号)及其相关参考文件一致。
  有关指标解释见附件。
  (二)表中第五项中有关运用中医技术治疗人次最多的前五位病种,请参照下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病名代码表,顺次填入代码。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01

小儿腹泻

02

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

03

带状疱疹

04

小儿缺铁性贫血

05

白细胞减少症

06

抑郁性神经症

07

脑血栓

08

假性延髓麻痹

09

偏头痛

10

不寐

11

三叉神经痛

12

面瘫

1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4

急性结膜炎

15

麦粒肿

16

高血压

17

感冒头痛

18

急性咽痛

19

扁桃体炎

20

喉炎

21

变态反应性鼻炎

22

哮喘

23

牙痛

24

腮腺炎

25

小儿食积

26

功能性消化不良

27

溃疡性结肠炎

28

婴幼儿便秘

29

肛裂

30

直肠脱垂

31

肛门病术后

32

婴幼儿湿疹

33

银屑病

34

痤疮

35

足跟痛

36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37

膝关节骨关节炎

38

四肢手术后疼痛

3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

40

强直性脊柱炎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并发症

42

腰肌劳损

43

颈椎病

44

落枕

45

腱鞘囊肿

46

肩痛

47

肩周炎

48

女性尿道综合征

49

前列腺增生

50

吊阴痛

51

急性乳腺炎

52

肾阳虚月经不调

53

痛经

54

宫颈糜烂

55

急性胃痛

56

婴儿吐乳症

57

小儿遗尿

58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

59

急性腰扭伤

60

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

61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

62

骨折

63

中风及其后遗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