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境保护2010年度实施方案工作重点及责任分解表
┌────────┬─────────┬─┬────────────────────────────────────┬─────┬────────┐
│ │ │序│ │ │ │
│ 领域 │ 2010年目标 │ │ 主要工作任务 │ 责任单位│ 协办单位 │
│ │ │号│ │ │ │
├────────┴─────────┴─┴────────────────────────────────────┴─────┴────────┤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
├────────┬─────────┬─┬────────────────────────────────────┬─────┬────────┤
│(一)健全污染 │ │1 │全面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任务。 │各市政府 │省污染源普查领 │
│减排统计、监测、│ │ │ │ │导小组成员单位 │
│ │ ├─┼────────────────────────────────────┼─────┼────────┤
│考核三大体系。 │ │2 │加强污染减排统计、监测、核查、预警、考核和公告等制度建设,督促企业建立健│ │省污染减排办各 │
│ │ │ │全污染物增量、减量、变量等“三量”台账。 │各市政府 │ │
│ │ │ │ │ │成员单位 │
├────────┤ ├─┼────────────────────────────────────┼─────┼────────┤
│ │ │3 │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推进印染、造纸、化工、医药、制革、电力(热电)等│ │省经信委、省发改│
│ │ │ │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各市政府 │ │
│ │ │ │ │ │委、省工商局 │
│ │ ├─┼────────────────────────────────────┼─────┼────────┤
│(二)调整优化 │全面完成“十一五”│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成“十一五”期间关停327.8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任 │ │省经信委、省电力│
│产业结构。 │主要污染物减排任 │4 │务,热电行业力争淘汰中压及以下机组,加快拆除链条炉、抛煤炉和已实施集中 │各市政府 │ │
│ │务,化学需氧量和二│ │供热区域内的分散小锅炉。 │ │公司 │
│ │ ├─┼────────────────────────────────────┼─────┼────────┤
│ │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5 │实行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与减排绩效挂钩制度,在建设项目环境准人把关中严格 │ │省环保厅、省发改│
│ │降3%。 │ │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各市政府 │ │
│ │ │ │ │ │委、省经信委 │
├────────┤ ├─┼────────────────────────────────────┼─────┼────────┤
│ │ │ │加快推进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和电力(含热 │ │省环保厅、省建设│
│(三)加快治污 │ │6 │ │各市政府 │ │
│ │ │ │电)、钢铁、建材等行业脱硫工程建设。 │ │厅、省经信委 │
│ │ ├─┼────────────────────────────────────┼─────┼────────┤
│工程建设。 │ │ │全面完成省输以上(含省属)电厂和所有125MW以上机组的脱硫改造或关停任 │ │省发改委、省经信│
│ │ │7 │ │省能源集团│ │
│ │ │ │务。 │ │委、省环保厅 │
├────────┤ ├─┼────────────────────────────────────┼─────┼────────┤
│ │ │ │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常监督检查,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安 │ │ │
│(四)严格监督 │ │8 │装与联网工作,建立健全在线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 │各市政府 │省环保厅、省建设│
│管理。 │ │ │ │ │厅 │
│ │ │ │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 │ │
├────────┴─────────┴─┴────────────────────────────────────┴─────┴────────┤
│二、水污染防治 │
├────────┬─────────┬─┬────────────────────────────────────┬─────┬────────┤
│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 │合理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 │ │省环保厅、省建设│
│ │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 │工业、农业、生活等各类污染源污染水源,严禁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 │ │厅、省卫生厅、省│
│(五)保障饮用 │达到85%以上;合格│ │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监测和防治。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 │各市政府 │水利厅、省农业 │
│水源安全。 │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 │制,完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 │厅、省公安厅 │
│ │ ├─┼────────────────────────────────────┼─────┼────────┤
│ │创建比例达到 │10│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区域一体化供水,县以上城市要按照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 │ │省水利厅、省建设│
│ │100%。 │ │急预案的要求,加快建设饮用水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 │各市政府 │ │
│ │ │ │ │ │厅 │
└────────┴─────────┴─┴────────────────────────────────────┴─────┴────────┘
┌───────┬──────────┬─┬────────────────────────────────────┬──────┬───────┐
│ │ │ │ │杭州、金华、│ │
│ │ │11│完成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 │衢州、绍兴、│省各有关部门 │
│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 │ │ │丽水市政府 │ │
│ │ ├─┼────────────────────────────────────┼──────┼───────┤
│ │质达标率达到62% │12│完成曹娥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 │绍兴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以上。地表水市县交 │ │ │ │ │
│ │ ├─┼────────────────────────────────────┼──────┼───────┤
│ │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 │13│完成甬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 │宁波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六)推进重点 │到60%以上,其中钱 │ │ │ │ │
│ │ ├─┼────────────────────────────────────┼──────┼───────┤
│流域水污染防 │塘江流域达到70% │14│完成椒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 │台州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 ├─┼────────────────────────────────────┼──────┼───────┤
│ │以上。 │ │ │ │ │
│治。 │ │ │ │温州、丽水 │ │
│ │ │15│完成瓯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 │ │省各有关部门 │
│ │ │ │ │市政府 │ │
│ ├──────────┼─┼────────────────────────────────────┼──────┼───────┤
│ │钱塘江、瓯江水系衢 │16│完成飞云江和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 │温州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州、丽水境内水质和 │ │ │ │ │
│ │ ├─┼────────────────────────────────────┼──────┼───────┤
│ │飞云江干流水质满足 │17│加强水系源头水环境和生态保护。 │衢州、丽水、│ │
│ │水环境功能要求。 │ │ │温州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 │我省入太湖断面水质 │18│加快实施《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浙江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 │杭州、嘉兴、│ │
│ │达到三类以上;力争 │ │治“十一五”规划》,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太湖流域各项治理任务。 │湖州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 ├─┼────────────────────────────────────┼──────┼───────┤
│(七)推进平原 │全省平原河网水体化 │19│完成余慈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宁波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 ├─┼────────────────────────────────────┼──────┼───────┤
│河网水污染防 │学需氧量、氨氮、总磷│20│完成绍虞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绍兴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治。 │等污染物浓度在 │ │ │ │ │
│ │ ├─┼────────────────────────────────────┼──────┼───────┤
│ │2007年的基础上降 │21│完成台州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台州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低10%。 │ │ │ │ │
│ │ ├─┼────────────────────────────────────┼──────┼───────┤
│ │ │22│完成温瑞平原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温州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三、工业污染防治 │
├───────┬──────────┬─┬────────────────────────────────────┬──────┬───────┤
│ │ │23│巩固深化原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原省级督办重点环境问题的整治成果,着力 │ │ │
│ │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之成为环境保护和产业提升的示范区。 │各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 ├─┼────────────────────────────────────┼──────┼───────┤
│(八)继续着力 │ │24│继续排查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的突出环境问题,并实行重点监管、挂牌督办、│ │ │
│解决各地突出存│完成剩下的所有省级 │ │限期整治、动态管理。 │各市政府 │省各有关部门 │
│ │ ├─┼────────────────────────────────────┼──────┼───────┤
│在的环境污染问│挂牌督办的重点环境 │ │ │ │ │
│ │问题污染整治。 │ │ │详见浙政发 │ │
│题。 │ │ │基本解决温州温瑞塘河环境污染问题、嘉兴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东阳江流域水 │[2008]52 │详见浙政发 │
│ │ │25│环境污染问题、台州固废拆解业土壤污染问题、全省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环 │号中环境保 │[2008]52号中环│
│ │ │ │境污染问题。 │护实施方案 │境保护实施方案│
│ │ │ │ │ │附件2 │
│ │ │ │ │附件2 │ │
└───────┴──────────┴─┴────────────────────────────────────┴──────┴───────┘
┌───────┬─────────┬─┬─────────────────────────────────────┬─────┬────────┐
│ │ │ │着力深化印染、造纸、化工、医药、制革、电镀、食品酿造和电力(热电)等重点行业│ │ │
│(九)加快推进 │重点工业污染源基本│ │污染防治。加强全省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的环境监管,全面建成必需的治污设 │ │ │
│重点行业、重点│实现稳定达标排放,│26│施,配套必需的设备,建立规范的环境管理制度。鼓励重点行业导人IS014001环 │ │省环保厅、省经 │
│ │“飞行监测”达标率│ │境管理体系。依法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排污单位无证或超标、超总量排污。 │各市政府 │ │
│企业污染治理。│ │ │ │ │信委 │
│ │达80%以上。 │ │对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单位,实施限期治理,不能限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依 │ │ │
│ │ │ │法予以停业、关闭。对超总量排污的单位,依法实施限产、停产。 │ │ │
├───────┼─────────┼─┼─────────────────────────────────────┼─────┼────────┤
│(十)加强开发 │完成37个省级开发 │ │理顺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体制,鼓励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有关开发 │省环保厅、省发 │
│区(工业园区) │区(工业园区)的环 │27│杜绝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推进开发区 │区、工业园│改委、省经信委、│
│ │ │ │(工业园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域集中处置和排污单位自行处置 │区所在市、│ │
│环境监管。 │境污染整治。 │ │ │县(市、区)│省建设厅、省商 │
│ │ │ │相结合、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各类污染物处理系统。 │ │务厅 │
│ │ │ │ │政府 │ │
├───────┼─────────┼─┼─────────────────────────────────────┼─────┼────────┤
│ │ │ │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 │ │省经信委、省环 │
│ │安排500家左右企业 │28│ │各市政府 │ │
│ │ │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 │保厅 │
│ │的清洁生产审核计 │ │ │ │ │
│ │ ├─┼─────────────────────────────────────┼─────┼────────┤
│(十一)大力鼓 │划;争取25个循环经│ │ │ │省发改委、省经 │
│励清洁生产,加│济试点基地全部启 │ │全面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加快在重点行 │ │信委、省农办、省│
│快发展循环经 │动。 │29│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 │各市政府 │ │
│ │ │ │用,积极推进物能循环利用。 │ │农业厅、省环保 │
│济。 │ │ │ │ │厅 │
│ ├─────────┼─┼─────────────────────────────────────┼─────┼────────┤
│ │基本完成所有开发区│ │ │ │ │
│ │(工业园区)生态化 │30│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 │各市政府 │省发改委、省经 │
│ │ │ │ │ │信委、省环保厅 │
│ │建设和改造。 │ │ │ │ │
├───────┼─────────┼─┼─────────────────────────────────────┼─────┼────────┤
│ │ │31│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落实各项产业政策,落实生态环境 │各市政府 │省环保厅、省发 │
│(十二)严格建 │各建设项目基本不欠│ │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 │ │改委、省经信委 │
│ │ ├─┼─────────────────────────────────────┼─────┼────────┤
│设项目环境准 │环保新账。 │ │强化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环境监理、试生产全过程管理,严把建设项目“三同时” │ │ │
│入。 │ │32│ │各市政府 │省环保厅 │
│ │ │ │验收关。 │ │ │
├───────┼─────────┼─┼─────────────────────────────────────┼─────┼────────┤
│(十三)加强放 │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 │ │ │省环保厅、省公 │
│ │率达到100%,确保 │33│及时安全收贮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放射性废物 │各市政府 │ │
│射源监管。 │ │ │安全处置,实现铀矿采冶业废水达标排放和废渣安全处置。 │ │安厅、省卫生厅 │
│ │辐射环境安全。 │ │ │ │ │
├───────┼─────────┼─┼─────────────────────────────────────┼─────┼────────┤
│(十四)加强消 │确保消耗臭氧层物质│ │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企业和消耗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加强执法检查,确保实 │ │省环保厅、省经 │
│耗臭氧层物质环│按国家进度要求淘 │34│ │各市政府 │ │
│境监管。 │汰。 │ │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可持续淘汰。 │ │信委、省公安厅 │
└───────┴─────────┴─┴─────────────────────────────────────┴─────┴────────┘
┌───────────────────────────────────────────────────────────────────────┐
│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
├───────┬───────────┬─┬───────────────────────────────────┬────┬────────┤
│ │完成100个建制镇污 │ │继续完善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配套管网建设,尽快提高城市污水│ │ │
│ │水处理设施,完成县以 │ │截污纳管集中处置率。2010年前,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和在线监 │ │ │
│ │上城市污水配套管网 │ │测监控装置建设,新建污水处理厂必须同步配套脱氮除磷设施;全面建成我省太│ │省建设厅、省环 │
│ │1000公里。设区城市 │35│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成其他地区中心镇和钱塘江流域建制镇的污 │ │保厅、省发改委、│
│(十五)加快城 │污水处理率达到 │ │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鼓励重点工业镇和其他乡镇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各市政府│省财政厅、省国 │
│镇污水处理工程│80%,其中杭州、宁波、│ │2008—2010年全省累计新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88个,其中:杭州42个、宁波 │ │土资源厅 │
│ │湖州、嘉兴市区达到 │ │16个、温州8个、湖州25个、嘉兴40个、绍兴19个、金华65个、衢州州42个、舟 │ │ │
│建设。 │ │ │山3个、台州12个、丽水16个。 │ │ │
│ │83%。县以上城市污 │ │ │ │ │
│ │水处理率达到65%以 │ │ │ │ │
│ │ ├─┼───────────────────────────────────┼────┼────────┤
│ │上,其中太湖流域达到 │ │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有条件的地方要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中 │ │ │
│ │80%以上,钱塘江流域 │36│心,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示范工程,推行分质供水。鼓励城市大型公共建 │各市政府│省建设厅 │
│ │达到70%以上。 │ │筑、居住小区内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 │ │ │
├───────┼───────────┼─┼───────────────────────────────────┼────┼────────┤
│ │ │37│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满1年后的实际污水处理量达到设计能力的60%以 │ │ │
│(十六)加强污 │持续提高全省污水集 │ │上;投入运行满3年后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 │各市政府│省建设厅 │
│ │ ├─┼───────────────────────────────────┼────┼────────┤
│水处理厂运行监│ │ │ │ │省环保厅、省建 │
│管。 │中处理率和达标率。 │ │现有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一律进行限期治理。逾期仍未实现达标 │各市政府│设厅、省发改委、│
│ │ │38│ │ │ │
│ │ │ │排放的,对其规划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限批。 │ │ │
│ │ │ │ │ │省经信委 │
├───────┼───────────┼─┼───────────────────────────────────┼────┼────────┤
│ │ │ │ │ │省建设厅、省发 │
│ │ │39│继续建设一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各市政府│改委、省财政厅、│
│(十七)提高城 │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 │ │ │ │省国土资源厅 │
│ │ ├─┼───────────────────────────────────┼────┼────────┤
│镇生活垃圾无害│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40│对达不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须在2010年前完成无害化改造 │ │ │
│ │ │ │或封场。 │各市政府│省建设厅 │
│化处理水平。 │85%以上。 │ │ │ │ │
│ │ ├─┼───────────────────────────────────┼────┼────────┤
│ │ │ │ │ │省建设厅、省发 │
│ │ │41│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处置资源化。 │各市政府│改委、省经信委、│
│ │ │ │ │ │省环保厅 │
├───────┼───────────┼─┼───────────────────────────────────┼────┼────────┤
│ │ │ │实施全省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健全城乡固体废弃物环境监管体系,加快建│ │省环保厅、省发 │
│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 │42│设分类收集系统,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综合性和专业性处置机构有机结合的固体│各市政府│改委、省经信委、│
│(十八)构建较 │利用率达到93%以 │ │废弃物处置体系。全面建成覆盖全省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基本建成全省 │ │ │
│ │ │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体系。 │ │省建设厅 │
│为完善的固体废│上。危险废物、医疗 │ │ │ │ │
│ │ ├─┼───────────────────────────────────┼────┼────────┤
│ │废物和污水处理厂污 │43│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各市政府│省经信委、省发 │
│弃物处置体系。│ │ │ │ │改委、省环保厅 │
│ │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 │ │ │ │ │
│ │ ├─┼───────────────────────────────────┼────┼────────┤
│ │置。 │ │妥善处置历史遗留的危险废物,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进一 │ │省环保厅、省发 │
│ │ │44│步编制完善《浙江省污水配套管网和污水污泥处理设施规划》,加快推进污水处│各市政府│改委、省经信委、│
│ │ │ │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 │ │省建设厅 │
└───────┴───────────┴─┴───────────────────────────────────┴────┴────────┘
┌───────┬──────────┬─┬──────────────────────────────────────┬────┬────────┐
│ │ │ │ │ │省环保厅、省公 │
│ │ │45│制定实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规划,建成县以上城市机动车尾气监测体系。 │各市政府│安厅、省交通运 │
│ │3/4以上的省控城市 │ │ │ │输厅 │
│ │ ├─┼──────────────────────────────────────┼────┼────────┤
│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 │ │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机动车制造、销售、上牌、年检、维修、淘汰等各 │ │省环保厅、省公 │
│ │准,其中设区城市空 │46│个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管和防治措施。 │各市政府│安厅、省交通运 │
│(十九)加强城 │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 │ │ │输厅、省商务厅 │
│ │ ├─┼──────────────────────────────────────┼────┼────────┤
│市大气和噪声污│天数均大于292 │ │继续巩固和扩大“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和“禁燃区”,重点防治交通噪声、│ │省环保厅、省公 │
│染防治。 │天/年;区域环境噪声│47│娱乐业噪声、餐饮业油烟和燃煤小型锅炉污染。 │各市政府│安厅、省工商局 │
│ │小于55分贝的县以 │ │ │ │ │
│ │ ├─┼──────────────────────────────────────┼────┼────────┤
│ │上城市比例大于 │ │ │ │省环保厅、省发 │
│ │70%。 │ │开展全省清洁空气行动,着力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环境质量,并为“十二五”全 │ │改委、省经信委、│
│ │ │48│ │各市政府│省公安厅、省交 │
│ │ │ │面实施全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开好局。 │ │ │
│ │ │ │ │ │通运输厅、省气 │
│ │ │ │ │ │象局等 │
├───────┴──────────┴─┴──────────────────────────────────────┴────┴────────┤
│五、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
├───────┬──────────┬─┬──────────────────────────────────────┬────┬────────┤
│ │ │ │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控制散养密集区饲养量。积极推进畜牧 │ │ │
│ │ │49│业布局调整,加快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 │各市政府│省农业厅 │
│ │ │ │模式。 │ │ │
│ │ ├─┼──────────────────────────────────────┼────┼────────┤
│ │完成年存栏猪100 │ │实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 │ │省农业厅、省环 │
│ │头、存栏牛10头以上 │50│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各市政府│保厅 │
│(二十)深化养 │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 │ │ │ │ │
│ │ ├─┼──────────────────────────────────────┼────┼────────┤
│殖业污染防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 │加快推进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2008—2010年,新建150个畜牧生 │ │ │
│ │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 │51│态养殖小区,在畜禽散养密集区新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75个。开展以家禽 │各市政府│省农业厅 │
│ │达到95%以上。 │ │为主的其他畜禽排泄物试点治理。 │ │ │
│ │ ├─┼──────────────────────────────────────┼────┼────────┤
│ │ │52│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组织实施《浙江省 │ │省海洋与渔业 │
│ │ │ │水产养殖规划》,推进“百万亩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 │各市政府│局、省环保厅、省│
│ │ │ │ │ │水利厅 │
├───────┼──────────┼─┼──────────────────────────────────────┼────┼────────┤
│(二十一)加快 │完成3000个村庄环境 │ │与城镇污水处理厂临近的乡镇和行政村,要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实现城乡生活污 │ │ │
│推进农村生活污│综合整治任务,开展生│ │水一体化处理;不具备截污纳管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要因地制宜,采取建设独 │ │省农办、省建设 │
│ │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 │53│ │各市政府│厅、省农业厅、省│
│水处理。 │ │ │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技术处置和沼气工程等多种方式,有效处理农村生活 │ │ │
│ │比例达到45%以上。 │ │污水。加快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 │环保厅 │
├───────┼──────────┼─┼──────────────────────────────────────┼────┼────────┤
│(二十二)全面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 │ │按照平原农村“户三包、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偏远山区和海岛农村“就地分 │ │ │
│推进农村生活垃│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54│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村 │各市政府│省农办、省建设 │
│圾处理。 │85%以上。 │ │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加快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 │厅、省环保厅 │
└───────┴──────────┴─┴──────────────────────────────────────┴────┴────────┘
┌───────┬─────────┬─┬────────────────────────────────────┬──────┬────────┐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达│ │ │ │ │
│(二十三)大力 │到2000万亩,实施农│ │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 │ │ │
│开展化肥农药污│药减量工程面积达到│55│流失。鼓励开发使用有机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 │各市政府 │省农业厅 │
│ │1000万亩,化学农药│ │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 │ │
│染防治。 │使用总量比非实施区│ │术。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 │ │
│ │减少15%。 │ │ │ │ │
├───────┼─────────┼─┼────────────────────────────────────┼──────┼────────┤
│(二十四)积极 │完成1000公里村庄 │56│疏浚淤积严重的河沟池塘,逐步建立农村河沟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努力恢复河沟 │各市政府 │省水利厅、省农 │
│推进河沟池塘污│河沟疏浚整治。 │ │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严禁随意填埋或改变河沟池塘用途。 │ │办 │
│染整治。 │ │ │ │ │ │
├───────┼─────────┼─┼────────────────────────────────────┼──────┼────────┤
│(二十五)着力 │完成3000个以上村 │ │ │ │ │
│提高村庄绿化水│庄的绿化建设任务,│57│深入开展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加强 │各市政府 │省林业厅、省农 │
│ │争取创建1200个绿 │ │农田林网建设与改造,加快实现村庄和村居周边环境绿化美化。 │ │业厅 │
│平。 │化示范村。 │ │ │ │ │
├───────┴─────────┴─┴────────────────────────────────────┴──────┴────────┤
│六、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
├───────┬─────────┬─┬────────────────────────────────────┬──────┬────────┤
│(二十六)探索建│ │ │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因建设项目确需调整区划 │宁波、温州、│省环保厅、省海 │
│立重点海域排污│ │58│的,必须从严把关,符合相关条件。全面清理人海排污口,加强陆域污染源人海 │嘉兴、舟山、│ │
│ │ │ │控制。新建人海排污口必须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严格执行持证排污制度, │ │洋与渔业局 │
│总量控制制度。│ │ │确保达标排放。 │台州市政府 │ │
├───────┤ ├─┼────────────────────────────────────┼──────┼────────┤
│(二十七)大力 │ │59│组织实施《浙江省水产养殖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加强海洋保护区、渔业 │宁波、温州、│省海洋与渔业 │
│推行海洋生态养│ │ │资源增殖区建设。 │嘉兴、舟山、│局、省发改委、省│
│ │ │ │ │台州市政府 │经信委、省环保 │
│殖模式。 │努力控制海洋与海岸│ │ │ │厅 │
│ │ ├─┼────────────────────────────────────┼──────┼────────┤
│ │工程及各种海洋排污│60│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半封闭海域,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加快推行生态养殖模│宁波、温州、│省海洋与渔业局 │
│ │方式对海洋生态环境│ │式。 │台州市政府 │ │
├───────┤ ├─┼────────────────────────────────────┼──────┼────────┤
│ │的污染,力争近岸海│ │ │ │ │
│ │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完善港口、码头、船舶排放油类、化学品、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接收和处理设施,加│宁波、温州、│省环保厅、省海 │
│(二十八)严格 │在2001—2005年平 │61│强造船业、拆船业的环境监管。强化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嘉兴、舟山、│洋与渔业局 │
│涉海工程环境监│均达标率的基础上有│ │对有可能造成海域生态环境破坏的项目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估。 │台州市政府 │ │
│ │ ├─┼────────────────────────────────────┼──────┼────────┤
│ │所增加。 │ │ │ │ │
│管。 │ │ │ │宁波、温州、│浙江海事局、省 │
│ │ │62│科学控制海岸和海上作业风险,有效防止溢油、泄漏等污染事故发生。 │嘉兴、舟山、│海洋与渔业局、 │
│ │ │ │ │台州市政府 │省环保厅 │
├───────┤ ├─┼────────────────────────────────────┼──────┼────────┤
│(二十九)加强 │ │ │ │宁波、温州、│省海洋与渔业 │
│海洋生态环境监│ │63│建立重点入海污染源、重点港湾和生态脆弱区监测体系,实施重大涉海工程环境 │嘉兴、舟山、│局、省科技厅、省│
│测和赤潮灾害预│ │ │影响跟踪制度。完善赤潮监测系统,建立赤潮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台州市政府 │环保厅 │
│警能力建设。 │ │ │ │ │ │
└───────┴─────────┴─┴────────────────────────────────────┴──────┴────────┘
┌────────────────────────────────────────────────────────────────────────┐
│七、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 │
├───────┬─────────┬─┬────────────────────────────────────┬──────┬────────┤
│ │ │ │ │ │省环保厅、省国 │
│ │ │64│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污染调查建档、监测和修复制度。 │各市政府 │土资源厅、省农 │
│ │ │ │ │ │业厅 │
│ │ ├─┼────────────────────────────────────┼──────┼────────┤
│ │ │ │ │ │省国土资源厅、 │
│ │ │65│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综合试点。 │各市政府 │省农业厅、省环 │
│ │ │ │ │ │ │
│(三十)加强土 │确保全省土地退化指│ │ │ │保厅 │
│ │ ├─┼────────────────────────────────────┼──────┼────────┤
│壤污染防治。 │数小于15。 │ │加强对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生态保护,强化农田土壤重点污染区的治理和修 │ │省农业厅、省国 │
│ │ │66│ │各市政府 │土资源厅、省环 │
│ │ │ │复。 │ │ │
│ │ │ │ │ │保厅 │
│ │ ├─┼────────────────────────────────────┼──────┼────────┤
│ │ │ │ │ │省国土资源厅、省│
│ │ │ │ │ │水利厅、省农业 │
│ │ │67│科学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和滩涂围垦,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各市政府 │ │
│ │ │ │ │ │厅、省海洋与渔业│
│ │ │ │ │ │局、省环保厅 │
├───────┼─────────┼─┼────────────────────────────────────┼──────┼────────┤
│(三十一)加强 │全省废弃矿山生态环│ │落实矿业产业政策,加快调整矿业结构和布局,减少矿山数量,促进规模化开采。│ │ │
│矿山生态环境保│境治理率达到90%,│68│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备用金制度和“以奖代补”制度,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 │ │ │
│ │累计创建150个绿色 │ │程,最大限度减轻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 │各市政府 │省国土资源厅 │
│护。 │ │ │ │ │ │
│ │矿山。 │ │环境治理与修复。 │ │ │
├───────┼─────────┼─┼────────────────────────────────────┼──────┼────────┤
│(三十二)推进 │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69│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各市政府 │省水利厅 │
│万里清水河道建│积800平方公里。 │ │ │ │ │
│ ├─────────┼─┼────────────────────────────────────┼──────┼────────┤
│设和水土流失治│累计落实河道长效保│ │继续对主要骨干河道、平原河网开展清淤、疏浚、清障、保洁、生态护岸等综合治│各市政府 │省水利厅 │
│理。 │ │70│ │ │ │
│ │洁30000公里。 │ │理。科学调度水资源,修复改善河道生态。 │ │ │
├───────┼─────────┼─┼────────────────────────────────────┼──────┼────────┤
│(三十三)加快 │除按规定保留必要的│ │ │杭州、嘉兴、│ │
│ │ │ │地下水禁限采地区要加快地表水厂和管网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的区域 │ │ │
│推进东部平原承│战备井、回灌井和监│71│一体化供水。加强执法检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依法及时查处违法开挖新井的 │湖州、宁波、│省水利厅、省建 │
│压地下水禁限采│测井外,全面封堵现│ │ │台州、温州 │设厅 │
│和封井工作。 │有的承压地下水井。│ │行为。 │ │ │
│ │ │ │ │市政府 │ │
├───────┼─────────┼─┼────────────────────────────────────┼──────┼────────┤
│ │新建200公里公路绿 │ │ │ │ │
│ │色通道工程,完成20│72│加强交通工程水土保持和弃土方治理。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推进绿色通道建设。 │各市政府, │省交通运输厅 │
│(三十四)积极 │万平方米国省道边坡│ │加强道路运输业环境保护。 │ │ │
│开展交通干线生│复绿。 │ │ │ │ │
│ ├─────────┼─┼────────────────────────────────────┼──────┼────────┤
│态保护与修复。│累计治理“三沿五 │ │ │ │ │
│ │区”坟墓35万穴以 │73│加快“三沿五区”坟墓治理。 │各市政府 │省民政厅 │
│ │上。 │ │ │ │ │
└───────┴─────────┴─┴────────────────────────────────────┴──────┴────────┘
┌───────┬─────────┬─┬────────────────────────────────────┬────┬────────┐
│ │完成重点防护林建设│ │ │ │ │
│ │任务28.45万亩,建│ │ │ │ │
│ │成重点公益林优质林│ │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促进城镇、平原和水系生态环境建设。 │ │ │
│ │分面积2620万亩,完│74│加快推进阔叶林改造工程,着力提高重点公益林林分质量。鼓励发展生物质能 │各市政府│省林业厅、省建 │
│ │成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源,重点在温州市发展林业生物柴油能源基地。 │ │设厅、省农业厅 │
│(三十五)加快 │15万亩左右,生物防│ │ │ │ │
│生态林建设。 │火林带600公里。 │ │ │ │ │
│ │ │ │ │ │ │
│ ├─────────┼─┼────────────────────────────────────┼────┼────────┤
│ │全省公墓(墓地)绿 │ │ │ │ │
│ │化覆盖率和生态葬法│75│大力推行生态葬法。 │各市政府│省民政厅 │
│ │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 │ │ │ │
│ │到73%和83%以上。│ │ │ │ │
├───────┼─────────┼─┼────────────────────────────────────┼────┼────────┤
│(三十六)加强 │ │ │着力发挥湿地在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 │ │
│湿地保护和修 │新建1—2个湿地保 │76│方面的重要生态功能。组织实施《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建立我省湿地保护协 │各市政府│省林业厅 │
│ │护区或湿地公园。 │ │ │ │ │
│复。 │ │ │调与管理体系。 │ │ │
├───────┴─────────┴─┴────────────────────────────────────┴────┴────────┤
│八、生态创建 │
├───────┬─────────┬─┬────────────────────────────────────┬────┬────────┤
│ │ │ │ │ │ │
│ │ │ │ │ │省环保厅、省经 │
│ │ │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 │信委、省教育厅、│
│ │ │77│医院、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建立│各市政府│省民政厅、省卫 │
│(三十七)开展 │ │ │多层次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不断扩大公众参与面。 │ │生厅、省妇联、省│
│绿色系列创建活│ │ │ │ │旅游局、省委宣 │
│动。 │ │ │ │ │传部、团省委 │
│ │ ├─┼────────────────────────────────────┼────┼────────┤
│ │1/3左右的县(市)达│ │ │ │省委宣传部、省 │
│ │到省级生态县(市) │78│积极探索社会化的生态创建机制,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在促进生 │ │ │
│ │建设标准,全省生态│ │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各市政府│民政厅、省环保 │
│ │ │ │ │ │厅、团省委 │
│ │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位│ │ │ │ │
├───────┤ ├─┼────────────────────────────────────┼────┼────────┤
│ │居全国前列。 │ │ │ │省环保厅、省卫 │
│ │ │79│积极倡导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等创建活动,努力│ │ │
│(三十八)开展 │ │ │营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 │各市政府│生厅、省建设厅、│
│ │ │ │ │ │省水利厅等 │
│区域性生态创建│ │ │ │ │ │
│ │ ├─┼────────────────────────────────────┼────┼────────┤
│活动。 │ │ │ │ │ │
│ │ │80│积极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市县创建活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生态│ │ │
│ │ │ │创建实效。 │各市政府│省环保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