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响名牌地域。立足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主体功能区,鼓励服务经济已具雏形、主业比较突出的市、县(市、区),深入挖掘整理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优势资源,明确产业定位和目标,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建筑,搞好形象策划和整体包装。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媒体宣传,进一步提升白沟、白洋淀、北戴河、西柏坡、崇礼等商贸名城和旅游胜地知名度。支持条件成熟的服务业强区(县)争取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现更快发展。
2做强名牌企业。鼓励河北远洋、石家庄北人、唐山庞大集团、邯郸阳光集团等进入全国服务业500强和各服务行业百强企业,以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引进国际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品牌管理,优化服务链条,加快特色服务模式精细化,倡导和宣扬企业文化,强化诚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引导企业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加强与省内外大型服务业企业联合协作,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扩大企业知名度。
3做优名牌产品。着眼培育一批名牌服务项目和产品,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传统工艺和“老字号”,形成具有浓郁河北特色的服务业品牌。鼓励优势明显的服务资源和产品积极申报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拥有自主服务品牌的单位和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将服务产品进一步推向国际国内市场。利用现代技术、经营理念和消费模式,引导传统优势服务产品改造升级。举办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中国沧州武术节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提升特色服务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完善服务网络。着眼于促进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科学规划布局居民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加快城乡服务一体化,形成快捷便民的服务网络。
1提升便民服务。围绕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对便民类服务设施,根据各业态的辐射半径、服务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和优化幼儿园、中小学校、社区卫生、便民商店、居民服务、健身娱乐、养老服务等服务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各种公益类服务进入社区,实现“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加快推进城市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改造一批主城区农贸市场,实现退路进厅,提高档次,完善功能。
2健全公共服务。立足于完善城市功能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全省城镇面貌大变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起点谋划布局交通、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垃圾和污水处理,以及文化体育场馆、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优化延伸公交线路,加强公用设施管网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定服务价格。健全公共场所的各种公益设施,保障正常运行。进一步美化公共服务设施景观效果,营造宽敞舒适的人居环境。
3统筹城乡服务。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加快道路、供水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挥城市龙头服务企业整合资源的优势,加强与农村供销社、商店的联合协作,推进经营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服务功能。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及乡镇卫生院、文化站、农家书屋,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农技农资、文化娱乐、公共卫生等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拓宽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构建城乡间互联互通的服务网络,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六)发展外包服务。结合制造业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服务环节外包、剥离和转型,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
1加快服务外包。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时机,鼓励和引导我省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链分工,积极承接国际和京津服务业转移,重点抓好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客户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物流服务、影视制作、建筑设计和动漫游戏等服务外包。依托廊坊、秦皇岛、保定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建设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基地。
2推进服务剥离。推广开滦集团、峰峰集团物流业务剥离的经验,选择一批大型国有二产企业,推进其内部研发设计、物流采购、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管理咨询等服务性业务剥离,组建专业化的服务业企业。对剥离出来、功能类似的服务机构,通过多种形式重组合并,力争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高端服务业企业。积极推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车辆配备、会议会务、物业管理、人员培训等后勤服务外包给独立的服务机构,扩大服务市场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