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政发〔2010〕2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年五月五日
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实施期2010年-201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1. 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9%。服务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19位,在西部处于第4位,比1998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11.6%。
2. 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服务业完成投资2947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0.7%,是1998年的8倍多。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创新高,房地产、教科文卫等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力度加大。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西安软件产业园、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综合服务体系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3. 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50.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6.3%;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1052亿元和6.7个百分点。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成为全省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 布局日趋合理。已形成以关中为核心、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圈的布局。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快速起步,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区的装备制造业服务平台、高新技术服务平台初具规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较快,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5. 就业明显增加。2008年全省城镇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462.2万人,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59.9%,比2004年增加13.7%。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较快。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总体看服务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相对薄弱的产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整体实力增长缓慢。几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一直慢于全省GDP的增速,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一直在3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40%的水平。200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为2.02%,低于GDP和人口所占比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5928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4.6%。二是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中,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分别占78%、10%和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关中、陕北、陕南分别占43.4%、18.6%和39.7%。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任务很重。三是产业结构急需优化。我省服务业增加值中,传统服务业占比依然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增速缓慢。2008年,全省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达到53.7%,生产性服务业比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低3个百分点。四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不足,资源优化配置不够,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和途径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产业集聚程度较低,阻碍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面临机遇。
1.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为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2. 大力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机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增长,对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等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大力发展围绕农业、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化工业的现代物流、公共研发、会展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已迫在眉睫。
3. 进一步扩大需求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我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加快推进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实施新农村建设,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科技、文化、教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承接国际国内服务业的梯度转移,为更好地利用资金、吸引高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加社会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缓解节能减排压力和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保持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全省服务业总量增加、结构优化、领域拓宽、功能增强、水平提高,努力构建支撑第一、第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值高、就业面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区域服务业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壮大实力。整合资源,聚集发展,打造品牌,做大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抓住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在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实现服务业整体实力新的跨越。
二是坚持优化结构。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在发展中优化结构,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融合互动,发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坚持创新机制。着力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进程。
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服务业优势,强化城市对农村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创建县域特色服务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服务业的合理布局。
(三)发展目标。
1. 扩大总量。力争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工业增速,到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2%左右,年均增长18%。生产性服务业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有较大改善,特色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2. 增加就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年均增长5%,到2015年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65%,服务业新增就业人员占全省新增就业量的70%,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3. 优化结构。2015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陕北、陕南地区占全省服务业比重均增加6个百分点;全省产业结构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 培育载体。培育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服务业聚集区;培育形成100户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重点抓好100个重大项目建设;创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1-3个,培育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10-15个,形成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