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市区洪水主要来源于东川河、北川河与刘家庄沟、王家庄沟等边山支沟和边山边坡。加之交通干路等多数地段没有排水设施,现有防洪设施均不达二十年一遇的标准,城市排洪渠、排水管道泄洪能力严重不足。随着城市逐渐向周边快速发展,市区边山边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随意倾倒垃圾,村民抢占沟道修建、人为设障等减小了渠道的行洪断面。
2.3.2气候因素
吕梁市属大陆性温暖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500mm,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其主要特征是:冬季少雨干旱,夏季雨量集中,多暴雨、雷雨,秋季多普雨,降雨面积大时间长,可出现连阴雨,易形成威胁性洪水。
2.3.3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活动、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减少洪灾损失产生了积极效果,流域内中小型水库起到了削弱缓解洪水的作用,在城市进行了大量的排洪排水设施、河道疏浚与治理工作,提高了防御雨洪的能力。但由于人口增加,城市迅速发展,遇有暴雨大面积径流也相应增加,边山支沟洪水共同汇入河道,加大了河道的行洪压力,如遇超标准洪水则加重洪水灾害。此外,沿沟道村庄堆积物料、倾倒垃圾、挤占沟道等行为,影响市区行洪,加重城市洪涝灾害。
2.4洪涝防御体系
2.4.1城市防洪排涝现状
吕梁市区位于离石盆地中南部东川河、南川河、北川河交汇处的河谷地带,座落于一个地面开阔,三山环抱,二水萦绕的河谷盆地,北依凤山,西靠虎山,南耸龙山,呈明显的枝状发展态势,北川河与东川河穿越市区,交汇于三川河,边山支沟30余条。市区防洪工程从1977年开始建设,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目前东川河两岸已建成高崖湾大桥至东川河出口河坝10余公里,部分堤坝可抵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为市区安全度汛发挥了较大作用。北川河治理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加上横泉水库的建成蓄水,市区北部主河道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对市区威胁最大的沟道为刘家庄沟、王家庄沟、吆驴沟、张家庄沟、炭窑沟等,市区内排水体系有滨河南北路、龙凤街、滨河东西路五条主干管,全部为雨污合流制,其余支路通过支管汇入。但由于城市的发展,许多地段排水能力不足,现有工程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要求,主要表现在:
(1)河床沟道防洪标准普遍不足
穿越市区的主要河道有东川河、北川河、南川河三条,虽然河道大部分已整治,但仍有部分河道未整治,遇暴雨时也发生过漫溢洪水进入城区和局部地段塌陷的现象。沿河两岸30余条边山支沟,除极少部分进行了整治外,大多数没有整治,是影响城市防洪安全的主要隐患。
(2)排水设施不配套不安全
排水系统主要有滨河南北路、龙凤大街、滨河东西路五条主要干管,全部为雨污合流制,其余支路通过支管汇入,但由于许多地段年久失修,排水能力不足,局部地段没有排水设施等,导致遇强降雨时,城区许多地段积水,局部地段塌降等现象发生。
3.成员单位职责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市区防汛工作。
离石区人民政府:
协助指挥部做好城市的防洪工作。具体负责区管各单位和市区各街道办所管辖区域和市建成区以外、规划区以内的防洪工作;配合城市防汛指挥部做好北川河、东川河市区段、刘家庄沟、王家沟、刘家沟、吆驴沟等沟道的防洪安全检查和清障、清淤工作,确保市区河道与沟道的安全度汛;负责组织协调各街道办事处的防洪工作,遇灾情时,及时组织撤避,确保所管辖区域的居民安全度汛。
吕梁军分区:负责协调驻军、组织民兵参加抗洪抢险救灾。根据城市防汛指挥部的决定,协调驻军、组织民兵参加重大抢险救灾行动,协助地方人民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
市水利局:负责重要河流和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汛调度,督促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
武警吕梁支队:负责组织武警部队实施抗洪抢险救灾,参加重要工程和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地方人民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
市发展改革委:指导市区防汛规划和建设工作。负责市区防汛没施、重点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