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8-2 泥石流调查表(续表8-1)
泥石流综合评判
|
1.不良地质现象
| □崩塌滑坡严重,表土疏松、冲沟十分发育
□崩塌滑坡发育,有零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
□有零星崩塌发育和冲沟存在
□无崩塌滑坡及冲沟或轻微发育
| 2.补给段长度比(%)
| □>60%
□60-30%
□30-10%
□<10%
|
3.沟口扇形地
| □河形弯曲或堵塞,大河主流受挤压偏移
□河形无较大变化,仅大河流受迫偏移
□河形无变化,大河主流在高水偏,低水不偏
□无河形变化,主流不偏
| 4.主沟纵坡(‰)
| □>12°(213‰)
□12-6°(213-105‰)
□6-3°(105-52‰)
□<3(52‰)
|
5.新构造影响
| □强抬升区,6级以上地震区
□抬升区,4-6级地震区,有中小支断层或无断层
□相对稳定区,4级以下地震区,有小断层
□沉降区,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
| 6.植被覆盖率(%)
| □<10%
□30-10%
□60-30%
□>60%
|
7.冲淤变幅(m)
| ±□>2 ±□2-1
±□1-0.2 ±□<0.2
| 8.岩性因素
| □软岩、黄土 □软硬相间
□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 □硬岩
|
9.松散物储量
(104m3/km2)
| □>10 □10-5
□5-1 □<1
| 10.山坡坡度(°)
| □>32°(>625‰)
□32-25°(625-466‰)
□25-15°(466-268‰)
□<15°(<268‰)
| 11.沟槽横断面
| □V型谷(谷中谷、U型谷)
□拓宽U型谷
□复式断面
□平坦型
|
12.松散物平均厚(m)
| □>10 □10-5
□5-1 □<1
| 13.流域面积(km2)
| □<5 □5-10
□10-100 □>100
|
14.相对高差(m)
| □>500 □500-300
□300-100 □<100
| 15.堵塞程度
| □严重 □中等 □轻微 □一般
|
评 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总分
| |
| | | | | | | | | | | | | | |
易发程度
| □易发 □中等 □不易发
| 泥石流类型
| □泥流 □泥石流 □水石流
|
发展阶段
| □形成期 □发展期 □衰退期 □停止或终止期
|
监测建议
| □雨情 □泥位 □专人值守
|
防治建议
| □群测群防 □专业监测 □搬迁避让 □工程治理
| 多媒体
| | 隐患点
| □是□否
|
群测人员
|
| 村长
|
| 电 话
| | 防灾预案
| □有 □无
|
示意图
|
调查负责人: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
附表9 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
序号
| 影响因素
| 权重
| 量 级 划 分
|
严重(A)
| 得分
| 中等(B)
| 得分
| 轻微(C)
| 得分
| 一般(D)
| 得分
|
1
| 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自然和人为的)的严重程度
| 0.159
| 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严重,多深层滑坡和大型崩塌,表土疏松,冲沟十分发育
| 21
| 崩塌滑坡发育,多浅层滑坡和中小型崩塌,有零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
| 16
| 有零星崩塌、滑坡和冲沟存在
| 12
| 无崩塌、滑坡、冲沟或发育轻微
| 1
|
2
| 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
| 0.118
| >60
| 16
| 60-30
| 12
| 30-10
| 8
| <10
| 1
|
3
| 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
| 0.108
| 河形弯曲或堵塞,大河主流受挤压偏移
| 14
| 河形无较大变化,仅大河主流受迫偏移
| 11
| 河形无变化,大河主流在高水偏,低水不偏
| 7
| 无河形变化, 主流不偏
| 1
|
4
| 河沟纵破(度,‰)
| 0.090
| >12°
(213)
| 12
| 12°-6°
(213-105)
| 9
| 6°-3°
(105-52)
| 6
| <3°
(52)
| 1
|
5
| 区域构造影响程度
| 0.075
| 强抬升区,六级以上地震区
| 9
| 抬升区,4-6级地震区,有中小支断层或无断层
| 7
| 相对稳定区,4级以下地震区,有小断层
| 5
| 沉降区,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
| 1
|
6
| 流域植被覆盖率(%)
| 0.067
| <10
| 9
| 10-30
| 7
| 30-60
| 5
| >60
| 1
|
7
| 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
| 0.062
| >2
| 8
| 2-1
| 6
| 1-0.2
| 4
| <0.2
| 1
|
8
| 岩性影响
| 0.054
| 软岩、黄土
| 6
| 软硬相间
| 5
| 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
| 4
| 硬岩
| 1
|
9
| 沿沟松散物贮量(104m3/km2)
| 0.054
| >10
| 6
| 10-5
| 5
| 5-1
| 4
| <1
| 1
|
10
| 沟岸山坡坡度 度(‰)
| 0.045
| >32°
(625)
| 6
| 32°-25°
(625-466)
| 5
| 25°-15°
(466-286)
| 4
| <15°
(268)
| 1
|
11
| 产沙区沟槽横断面
| 0.036
| V型谷、谷中谷、U型谷
| 5
| 拓宽U型谷
| 4
| 复式断面
| 3
| 平坦型
| 1
|
12
| 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m)
| 0.036
| >10
| 5
| 10-5
| 4
| 5-1
| 3
| <1
| 1
|
13
| 流域面积(km2)
| 0.036
| <5
| 5
| 5-10
| 4
| 10-100
| 3
| >100
| 1
|
14
| 流域相对高差(m)
| 0.030
| >500
| 4
| 500-300
| 3
| 300-100
| 3
| <100
| 1
|
15
| 河沟堵塞程度
| 0.030
| 严
| 4
| 中
| 3
| 轻
| 2
| 无
| 1
|
附表10-1 地面塌陷调查表
统一编号: 地面塌陷情况 : □地面塌陷 □潜在地面塌陷
名称
|
| 地理
位置
| 省 县(市、区) 乡(镇) 村 自然村/组
|
编号
| 野外:
| 坐标
| 经度: ° ′ ″
| X:
| 标高
(m)
| |
室内:
| 纬度: ° ′ ″
| Y:
|
发育特征
| 陷坑单体
| 坑号
| 形状
| 坑口
规模
(m2)
| 深度
(m)
| 变形
面积
(m2)
| 规模
等级
| 长轴
方向
| 充水
水位
深(m)
| 水位
变动
(m)
| 发生
时间
(年月日)
| 发展变化
|
1
| □圆形
□方形
□矩形
|
|
|
| □巨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
|
| | | □停止
□尚在发展
|
2
|
| | | |
|
|
|
|
|
陷坑群体
| 坑数
| 分布、发育及发生发展情况
|
分布面积(km2)
| 排列
形式
| 长列
方向
| 坑口口径(m)
| 坑的深度(m)
|
| □群集式
□并列式
|
| 最小
| 最大
| 最小
| 最大
|
|
|
|
|
| 始发
时间
| 盛发开
始时间
| 盛发截止时间
| 停止
时间
| 尚在发展情况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趋增强 □趋减弱
|
伴生裂缝
| 单缝特征
| 缝号
| 形态
| 延伸
方向
| 倾向(°)
| 倾角(°)
| 长度(m)
| 宽度(m)
| 深度(m)
| 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群缝特征
| 分布、发育及发生发展情况
|
缝数
| 分布面
积(km2)
| 间距
(m)
| 排列
形式
| 产状
| 阶步
指向
| 缝的规模
|
长
| 宽
| 深
|
|
|
| □群集式
□并列式
| ∠
| | 最小
|
|
| |
最大
|
|
| |
塌陷区地貌特征
| □平原 □山间凹地 □河边阶地 □山坡 □山顶
|
成因类型
| □岩溶型塌陷
| □土洞型塌陷
| □冒顶型塌陷
|
形成条件
| 地质环境条件
| 塌陷地层时代:
岩性:
岩层产状: ∠
断裂情况:
溶洞发育情况:
岩层总体发育程度
□强,□弱
塌顶溶洞埋深 m
| 塌陷土层结构及土性
□单层
土性: 厚度 m
□双层
上部土性: 厚度 m
下部土性: 厚度 m
下伏基岩时代及岩性:
| 塌陷岩土层时代及岩性:
土层时代:
土性: 厚度: m
岩层时代:
岩性: 厚度: m
|
地下水位埋深 m
| 地下水位埋深 m
| 地下水位埋深 m
|
引发动力因素
| □地震
□其它振动
□地面加载
□水库蓄水
□其它水位骤变
□溶蚀剥蚀
| 诱发因素
□深井抽水 □江河水位变化
井位在塌陷区的方向
距离 m,
抽水降深 m,
日出水量 m3,
河边在塌陷区的方向
距离 m,水位变幅 m
变化类型
□地面加载 □振动
| 诱发因素
□坑道挖掘顶板冒落
□地下水流强烈下泄
矿层厚度 m,开采时间
开采厚度 m,开采深度 m
开采方法
工作面推进速度 m/d
采出量 m3,
顶板管理方法
重复采动□是 □否
采空区形态
采空区规模 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