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培养效能。以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布局调整,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高职业教育学校和技工学校规模效益。2010至2011学年,首批入驻职业教育园区的市旅游学校、市高级技工学校、省医药学校、省化工技校、省医药技校力争实现新生入学。各级政府要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出其力、各计其功、集约利用、提高效能”的原则,统筹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教育资源在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过程中的作用。
3.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创建活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各级政府要以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免费开展农民培训试点工作。各县政府要重点办好1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统筹农村教育资源,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其他职业学校为骨干、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扶贫、教育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要加强协调,统筹安排,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以及发挥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作用,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
1.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积极开展“百日培训”活动,利用农民工返乡和农闲时机,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分类别、分专业对农村劳动力开展集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重点抓好劳务输出培训、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就业预备制培训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加强定点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整合办学资源,达到规模化办学、正规化办学。创新培训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培训学校把培训延伸到乡村、把服务送到农户,在劳务输出定单、定向式培训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工菜单式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农民工由稳定就业向体面就业的跨越。结合新农保农民参保时间上可以续接、空间上可以转移等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扩大培训层次和规模。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对接”活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要组织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与各县区签订技能培训合作协议,深入开展培训对接活动,为农民就地就近接受培训提供便利条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