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机构要有必要的办公用房,并配备必需的办公、办案设施,提高工作效率。
4.设立市、县(区)法律援助机构接待室
(1)在临街无障碍的地方设立,悬挂统一标识,标明接待时间;
(2)接待室设等候区与接待区,两区实行分离,保护当事人隐私,有条件的可设立私密区;
(3)接待人员应佩带统一标识上岗;
(4)设立公示栏(公示内容包括法律援助范围、经济困难标准、申请程序、无偿服务原则、监督电话、受援人权利义务)及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监督栏等;
(5)摆放法律援助服务指南、手册、服务卡、联系卡等宣传资料。
(三)确立社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实施主体地位,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1.律师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调配
以社会律师作为法律援助的主要实施力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制度和机制,促进社会律师公平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每名律师每年应当承办1件以上法律援助案件,提高社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比例。积极妥善解决律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确保律师资源不足时,地方有一定数量的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逐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完善法律援助补贴发放制度,确保办案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2.积极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
各县(区)在充分发挥律师作用的同时,要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律师资源不足的有益补充,指派其办理与其业务能力相适应的法律援助事项。
3.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等社会组织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壮大法律援助社会力量,建立志愿者花名册。组织志愿者开展办案心得交流、疑难问题讨论和社会宣传等活动,对贡献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
(四)大兴便民利民措施,畅通法律援助渠道
1.统一法律援助专用咨询电话号码在全市统一号码为“12348”的法律援助专用咨询电话,方便群众记忆拨打,并保持电话畅通。
2.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网络
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市直律师事务所设立两个法律援助受理点,县(区)法律援助机构在每个乡(镇)司法所设立1个受理点。
3.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程序
减少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审查环节,缩短审查时限。建立困难群众资料库,凡库内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审经济困难条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