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自治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明确区域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规模、功能定位。选择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所辖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试点改革。
在试点城市探索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制约、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区情的医师多地点执业管理制度。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监管制度。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开展常见病临床路径的标准化诊疗方案的研究,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等付费机制改革,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十八)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形成规范合理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认真落实国家《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核定人员编制,补充人员缺口。逐步将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纳入全额预算;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边境县的县级医院的财政投入,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对公立医院大型设备购置、薄弱科室建设和重点学科发展的投入,逐步健全基层公立医院的专业学科,加大对儿科、传染科、精神心理科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形成的政策性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适当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财政投入等三种渠道予以补偿,通过将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适当增加财政专项投入、“小步、快走”平稳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综合措施积极稳妥地改变以药补医机制改革。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建设规模,限制地级以上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贷款行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不得贷款,防止盲目发展。立足基础医疗服务,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特需病房设置数量不得超过总床位的5%,县医院在按照国家标准核定的建设规模内不得设置特需病房,确保公立医院的规模效益以及建设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