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健全推进城乡发展的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农村特色和“三农”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建设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组织,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贷款途径,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支持金融机构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扩大农业信贷规模,提高农业信贷比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鼓励和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拓展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的空间。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符合乡镇新设农村金融机构的费用补贴相关办法, 到2012年底,确保消除全市12个乡镇的基础金融服务空白点,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取消县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和农民投工投劳,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按照城市管理模式,建立乡镇公用事业管理中心,统筹管理维护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形成网络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县区、乡镇、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完善连接周边地区的区域路网结构,形成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到2012年,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着力构建城乡客运市场一体化网络,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公交站点,村村通公交车的目标。成立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建立管护责任以县区为主、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养护以市场运作为主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机制,通过“各级政府补助、村民承包领养”等方式,确保农村公路有人管、有钱养。统筹城乡安全供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小城镇及居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加大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力度,到2012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完善水权制度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与居民收入相适应的供水价格,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住国家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城乡供电体系,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质同价。探索解决农村居民供热的有效途径,应用新技术、新能源破解农村居民供热难题,基本满足农村居民供热需求。以农村危旧房改造为契机,按照规划布局,促进农宅集中连片建设,集中连片达到一定规模的住宅区,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到2012年全市砖木、砖混结构农宅力争达到70%。
(五)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新机制。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认真执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国家特管林等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相关政策,落实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农承担生态保护任务的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激励约束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争取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监控和执法力度,形成政府监督、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和环境监测工作,重点抓好工业烟气治理和达标排放,用3-5年的时间,实现金川、河西堡两个重点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防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快以沼气为主的“一池三改”建设,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统筹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污水、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积极推广以“农村沼气”为主的新型农村清洁能源和农村集中居住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统一处理、专人管理,到2012年,农村新型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力争达到4.5%,农村社区垃圾处理率达到15%。
(六)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健全完善以地级干部联系帮扶乡镇、县级单位联系帮扶行政村、机关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农户、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三帮一扶”制度,重点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物资、用工等方面的支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眼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财力保障水平,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严格规范补贴资金发放管理,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统筹市区、城镇与乡村发展,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七)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在乡镇中心村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村,建立中心村党总支或党的工作委员会,在建成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结合城中村改造,探索村居联建(农村与社区联合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推动基层党的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建立优秀村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岗位制度,积极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试点工作。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对接的“党员信息库”,着力构建党员实时动态、城乡互动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城乡党员的动态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群众联系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向联系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机制,完善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报酬、生活补贴、养老保险等制度,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四议两公开”(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公益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和市、县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决策听证制度,畅通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党建资源,在经费保障、设施、信息等方面实现城乡互助共享,充分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整体效益。
(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人才管理工作新机制。统筹做好城乡人才培养、流动和保障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力度,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力度,把对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和外出返乡农民的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范围,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轮训一遍,并结合第二轮“1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以各级党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力争每年完成农民技能培训4500人(次),输转城乡富裕劳动力不少于7万人(次)。在2-3年内, 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不低于24%。积极推动城乡人才的流动,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计划”,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和选派农业科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承包、试验示范和下乡支农活动,确保每个村常年有1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联系指导工作。不断创新农村人才的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在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公务员和后备干部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人才管理工作。
(九)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标考核管理机制。按照客观、公正、科学、透明的原则,着眼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立足实现城乡“五个融合”,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社会发展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等关键指标,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城乡平均人均预期寿命、城乡医疗保障覆盖率、恩格尔系数、居住质量指数、安全饮水和资源环境安全系数等作为考核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硬性指标,按照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考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县区、乡镇的基础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积极推行考核由“一刀切”向“分类考核”转变,“综合目标考核”向“侧重于重点工作考核”转变,“年终一次性考核”向“平时督查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转变。建立定期检查和通报制度,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