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位土地使用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产业集聚区土地使用面积之比。
7.当年新增建成区面积。指报告期内产业集聚区的期末、期初建成区面积之差。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指报告期内经过征收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总面积。
8.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集聚区营业收入比重。指报告期内产业集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与产业集聚区法人企业(单位)营业收入之比。高新技术企业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1年以上的企业。
三、考核方法
1.按照统一指标体系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综合考核排序。
2.单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参加排序的指标为不同经济内容的数据,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计算各产业集聚区该指标的标准化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略)
3.计算综合指数。综合指数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指数与该指标权重的乘积之和。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略)
4.排序。按照综合指数的大小对各产业集聚区进行排序。
四、数据来源
考核指标数据分别来源于相应部门。其中土地使用面积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审核提供;建成区面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审核提供;税收收入分别由国税、地税部门负责审核提供;单位土地使用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环保部门负责审核提供;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科技部门负责审核提供;其余指标由统计部门负责审核提供。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数据报省统计局。
五、考核方式
产业集聚区考核采取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核提供数据、省统计局负责综合排序、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负责发布的方式。1.数据审核。产业集聚区所在地有关部门负责收集产业集聚区各项数据,并上报省辖市相关部门。省辖市相关部门要对数据收集工作加强指导,按照所掌握的数据对辖区内各产业集聚区数据进行严格审核。跨行政区划的产业集聚区数据由上级相关部门负责审核。省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和要求,对各产业集聚区数据进行终审,对数据质量负总责。2.综合排序。省统计局负责根据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综合排序。3.发布结果。产业集聚区考核结果经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审核后于每年4月底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