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卵: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
(3)幼虫:第一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4)蛹:第一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8月上旬至8月下旬;越冬代,10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
2.普查监测地点。疫情发生区要进行全面普查监测。未发生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靠近发生区的林木,与发生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码头、机场、旅游点及货物存放集散地周围的树木,乡村农户房前屋后、城区机关单位院落的树木,公路、铁路及沿途的树木等要进行重点普查监测。
3.调查树种。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有:杨、桑、榆、臭椿、山楂、杏、法国梧桐、泡桐、白蜡、核桃、樱花、枫杨、苹果、樱桃等;一般喜食树种有:柳、桃、胡桃楸、梨、刺槐、柿、紫荆、丁香、葡萄等。
4.调查方法。
(1)蛹期调查。一是在老树皮、乱石堆、墙缝等越冬场所,采集越冬蛹100-300个;二是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或从野外采集200-300个老熟幼虫饲养化蛹,调查蛹的羽化情况、寄生率和死亡率。
(2)成虫期调查。用黑光灯、性诱剂进行诱捕,调查确定发生期。
(3)卵期调查。野外采集10块卵块,调查每块卵粒数,观察孵化日期、孵化数量,计算孵化率。
(4)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社区为调查单位。每点要抽查100-300株树木(片林300株以上),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有网株率和平均每株网幕数。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三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三)建立报告制度。在美国白蛾发生防控时期,即从2010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实行周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新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时,立即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应在48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各级要及时通报辖区内疫情的发生和防控情况。
(四)运用综合手段进行防控。要抓住“三个时机”(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四个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人工剪除网幕。在幼虫网幕期,组织专业队、发动群众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就地挖沟集中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幼虫3龄前的网幕,剪除网幕后,再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已扩散的幼虫;对幼虫4龄后的网幕,要先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再剪除网幕,清除残留的活幼虫。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