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受旱程度,按照重旱区、中旱区、轻旱区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切实提高抗旱保春耕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努力实现大旱之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一)重旱区。受旱严重的地区,要在保障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对农业生产作出科学安排。要立足当前,着眼全年,依靠科技,积极引导群众及时调整结构和改变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综合配套抗旱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1、改变种植方式,确保抗旱抢种。在目前有水抗旱的地区,桂北双季早稻或蓄留再生稻的中稻可改传统的半水育秧为编织布隔层旱育稀播技术培育壮秧;改玉米、蔬菜、木薯、甘蔗等露地栽培为地膜(秸秆)覆盖栽培。
2、对已过早稻最佳播种期的双季稻田,可改为一季迟熟超级稻蓄留再生稻,或者果断改种其他抗旱耐旱作物。要提前制定扩大秋冬种的种植计划和农资准备,努力弥补旱灾损失。
3、在土壤墒情改善的情况下,要利用果园、木薯、甘蔗、玉米等高杆作物间套种植大豆、红薯、花生以及蔬菜等农作物,尽力扩大种植面积。
4、对因旱无法栽种的桑、果等苗木,短期内可置室内阴凉处存放,并适当喷淋水,如需较长时间存放的,可在地里集中深埋假植。对因干旱桑树长势较差的,可适当推迟养蚕时间。
5、大力推广“三避”技术,通过采用地膜或秸秆覆盖等技术措施,达到遮荫保墒、抗旱保苗的作用。大力推广使用叶面喷施抗旱剂、土壤施放吸湿剂,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新植桑园要结合抗旱增施肥料,做好成林桑园的养蚕消毒防病工作,防止蚕病流行发生。果园要通过在根际安放水袋、安装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等,增强保花保果能力。
(二)中旱区。目前,我区除桂西北外的大部分地区虽然存在旱情,但受灾程度相对较轻。这些地区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努力抗旱保苗。要强化季节意识,加快春耕进度,尽量挽回灾害损失。
1、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集中精力抗旱抢播抢插,千方百计加快春耕进度。对已播种的农作物,要切实做好抗旱保苗工作。
2、对等雨插秧的地方,要加强秧田管理,努力提高秧苗素质。对超过3叶期的秧苗采取喷施1-2次多效唑,以控制秧苗徒长;错过最佳插秧期的,要采取应对措施,保证高产。
3、对目前仍无水播种早稻的双季稻区,可改为一季迟熟超级稻蓄留再生稻,或者果断改种旱粮作物或高效经济作物,及时发动农民利用水粪及沼气液抗旱抢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