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围绕“三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
把“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登记保护作为打造优势区域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1. 稳步推进“三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今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比例要提高10%以上,未达到48%的区县,新增认定面积要提高20%以上。每个区县新认证“三品”2个以上。
2. 全面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程。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财政补贴机制,努力实现登记保护与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投入挂钩配套,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与优势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全市新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
(三)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要紧密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环节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各地要在去年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进一步细化整治方案和措施,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着力解决当前最急迫、最突出的问题和隐患,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一是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执法人员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建设。做好在建质检项目的实施和未建项目的规划申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我市尚未建设农产品质检站的区、县纳入项目安排,切实抓好市县质检机构人员培训,提升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结合今年机构改革,配齐人员,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五)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内检员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完善市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制度、县级月检月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
各级相关部门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通过电视、广播、板报、墙报、宣传单、科技赶场、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法规、生产技术标准等的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行政学院(校)、农广校等教育培训资源,适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增强质量安全意识,逐步建立起生产者、经营者相互监督、自我约束、质量自控、诚信生产、诚信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机制,逐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资经营者协会等市场主体的行业自律行为,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