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承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协调任务,并指定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3.2 专家组
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建专家组,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市直各医院组建应急专家组,责成专人负责,人员变动应及时调整。
3.3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
市、县(市、区)医疗急救中心(站)和市、县(市、区)综合医院等医疗救治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救护、伤员转运和住院救治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3.4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设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由现场当地的最高卫生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担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组织体系框架图(见附件8.1)。
4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4.1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分为四级
4.1.1 I级、II级响应
(1) I级、II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I级响应:
a、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报省人民政府请求启动国家、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
b、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市人民政府启动市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c、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启动市级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d、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重大事件(I级、II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 I级、II级响应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