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世贸技术研究,健全优质外贸企业保护机制。努力建设世贸技术信息服务网络,开展贸易技术壁垒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帮助优质外贸企业了解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保护和促进优质外贸企业发展。
(五)积极推动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适应通行市场规则。加强对各类认证、咨询、培训、审核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认证质量。鼓励生产流通、服务、旅游等企业积极申请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农产品认证,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以整体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六)健全项目和设备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对建设工程要坚持“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控”的原则,做到质量监管覆盖全部工程和工程全过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适时建立各项工程特别是企业设备购入质量技术市场准入审查制度,无证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准进入建设现场。
(七)重视质量投诉和质量仲裁及检验,健全市场质量民事规则。积极引导用户、消费者和企业,通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质量投诉、质量仲裁检验等活动,调解质量纠纷。受理质量投诉和质量仲裁检验的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八)重视中介组织,发挥民间质量组织力量。广泛推行各类中介服务,切实加强质量技术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公证检验测试、市场商品检验、保险商品风险评估以及采购验收检验与工程和设备监理工作,切实发挥中介组织在质量领域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发挥企业质量升级主体作用
(一)牢固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质量观。企业要强化“质量第一”、“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根本之策”的观念,以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不断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主动面向市场,接受用户、社会和政府监督。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效益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开展“质量兴业”、“名牌兴企”、“质量兴厂”等活动,加强企业质量形象和品牌形象建设,努力高起点、高水平推进企业建设。
(二)明确质量责任。经理(厂长)是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经理(厂长)要负责组织制订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目标,建立权责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并保障其有效运行,确保企业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