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和措施。凡从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各种公益性保障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符合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均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其他经营性和对社会提供服务的经济实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办理。
高校后勤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立项,必要时纳入基本建设给予适当补助。高校要加大对后勤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更新力度,切实增强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能力。
高校应当核定不超过5%的编制,专门用于后勤管理队伍和技术骨干队伍,后勤在编在岗干部、职工的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要与学校其他在编在岗干部、职工一视同仁。在实施后勤改革的过程中,对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后勤人员要区别不同情况,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安排。高校后勤实体应通过岗位设置、转岗培训、开拓项目、分流员工以及实行职工待岗或转岗等方式,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
高校要按照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明晰产权管理关系,明确资产性质及资产使用方式的基础上,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将涉及后勤服务保障的资产划归后勤实体使用,实现归口管理,做到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范分离,确保后勤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符合规划和改革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部分土地需要转为经营性用地的,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政策办理有关手续。
鼓励社会力量采取不同形式参与投资建设学生公寓等后勤基础设施。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与高校密切合作,支持高校后勤改革。
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评估体系。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评估检查,对后勤改革成效显著的高校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十七)加强后勤队伍建设。要加强后勤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技能。加强后勤职工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深化改革提供思想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学校后勤工会组织建设,强化后勤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后勤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各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心后勤员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后勤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十八)加强协调配合。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积极支持高校深化后勤改革。积极推进高校后勤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的作用,促使学校后勤服务经营和监督管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后勤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工作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